以色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老哈马斯还没消灭掉,新哈马斯已出现,这到底唱的是哪出?

豌豆大说法 2025-10-07 11:49:28

以色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老哈马斯还没消灭掉,新哈马斯已出现,这到底唱的是哪出? 10月5日,多家阿拉伯媒体援引所谓“消息人士”称,哈马斯已向美方表示,愿意在国际监督下将其武器移交给一个由巴勒斯坦和埃及共同组成的机构,并已就此通知美国。 然而就在同一天,哈马斯高级官员马哈茂德·马尔达维迅速出面否认,称相关报道“毫无根据”,是“旨在破坏哈马斯立场并误导公众”的虚假信息。 这一来一回,看似只是又一场真假难辨的外交烟雾,实则折射出当前巴以局势正处在一个充满变数的十字路口。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结果,还得从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提出的所谓“20点和平计划”说起。这份计划的核心诉求之一,就是要求哈马斯彻底解除武装,交出对加沙地带的控制权,并配合释放被扣押的人质。 表面上看,这是为推动停火、实现和平铺路;但实质上,美以双方的真实意图,是要从根本上瓦解哈马斯作为一个武装政治实体的存在基础。 以色列军方高层近日多次强调,当前加沙的“停火”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停战,而只是“作战态势的调整”。 以军总参谋长扎米尔10月5日明确表示,一旦政治谈判失败,以军将毫不犹豫恢复大规模军事行动。 这等于把哈马斯逼到了墙角:要么接受缴械投降,要么面对新一轮毁灭性打击。 但哈马斯显然不愿就此认输。马尔达维的否认并非简单的公关回应,而是传递了一个清晰信号:即便在巨大压力下,哈马斯仍坚守其武装抵抗的底线。 对哈马斯而言,武器不仅是军事资本,更是政治筹码。一旦放下武器,不仅意味着失去自保能力,更可能被彻底边缘化,甚至沦为任人宰割的对象。 更何况,加沙地带在过去一年多的冲突中已遭受重创,据多方统计,平民伤亡人数高达数万,大量基础设施化为废墟。 在这种背景下,要求一个仍在废墟中组织抵抗的组织主动缴械,无异于要求其自我解散。 更值得警惕的是,即便以色列动用压倒性军事力量,也未能彻底“消灭”哈马斯。相反,有越来越多迹象表明,“新一代哈马斯”正在战火中悄然成型。 据外媒报道,在加沙城泰勒哈瓦等街区,以军遭遇的抵抗力量虽由年轻新兵组成,却展现出高度的组织性和战术素养。 他们更换指挥体系,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精准打击以军薄弱环节。一位以军军官坦言,这些新成员“经验虽浅,但作战顽强,协同能力出人意料”。 这说明,哈马斯的抵抗意志并未因军事打击而瓦解,反而在代际更替中延续甚至强化。只要巴勒斯坦人对占领和压迫的愤怒未消,抵抗的火种就不会熄灭。 这样来看话,美以试图通过“解除武装”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思路,恐怕过于理想化。 历史反复证明,单靠武力压制无法带来持久和平。真正的和平,必须建立在尊重巴勒斯坦人民基本权利、承认其政治诉求的基础上。 哈马斯固然有其争议性,但它在加沙的存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巴勒斯坦民众在长期被围困、被剥夺话语权后的一种现实选择。 如果国际社会只盯着“解除武装”这一条路,而忽视冲突背后的结构性不公,那么即便暂时压制了哈马斯,未来仍可能出现“新新哈马斯”,冲突只会陷入“打而不死、死而复生”的恶性循环。 眼下,各方即将在埃及举行新一轮谈判。 能否取得突破,关键不在于哈马斯是否“投降”,而在于以色列和美国是否愿意在安全安排、加沙重建、人质交换等议题上作出对等让步。 和平从来不是单方面的恩赐,而是多方妥协的结果。若继续以“最后通牒”式的态度施压,只会把哈马斯进一步推向绝境,也把加沙百姓推向更深的苦难。 国际社会真正该思考的,是如何在保障以色列安全的同时,也为巴勒斯坦人打开一条有尊严、有希望的出路。 否则,再多的“20点计划”,也不过是纸上谈兵,最终换来的,只会是更多废墟、更多眼泪,和一场永无止境的悲剧轮回。 信息来源: 极目新闻 2025-10-06 谈判前,特朗普警告哈马斯:达不成协议,将被“彻底消灭”

0 阅读:0
豌豆大说法

豌豆大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