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这么强大,其实是很反常的,按理说,中国应该比现在更穷、更落后、更弱才对

建程 2025-10-07 13:12:15

今天的中国这么强大,其实是很反常的,按理说,中国应该比现在更穷、更落后、更弱才对。因为一般来说,一个国家要从一无所有走到现在这个水平,要花好几百年时间。可中国却不一样,几十年就完成了别人几百年的发展。 就拿GDP这直观的“速度证明”来说吧,1978年中国GDP才3679亿元,连美国的1/20都不到,老百姓连自行车都是“三大件”里的稀罕物。 到2023年GDP飙到126万亿元,相当于每年平均涨9.2%,这速度放在全球都是独一份——美国从1万亿美元涨到20万亿美元用了40年,中国从1万亿美元涨到18万亿美元只用了17年,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更实在的是民生变化,198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2.5亿,到2020年全部脱贫,8年时间让近1亿人摘掉穷帽子,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规模。 这要是放在印度,可能得花30年;放在巴西,说不定得拖到下个世纪,毕竟他们现在还有3000万贫困人口没解决,中国这效率,跟“开了倍速”似的。 再看基建这“硬实力名片”,别人建铁路靠百年积累,中国直接“跨越式超车”——1980年全国铁路里程才5.3万公里,连印度都比不上。 现在铁路里程15.7万公里,其中高铁4.5万公里,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70%,相当于每天都能建8公里高铁,比有些国家一年建的还多。 港珠澳大桥修了8年,全长55公里,集桥、岛、隧于一体,抗16级台风、能抵御8级地震,这种级别的工程,放在欧洲至少得15年,还得扯皮各国出资比例。 中国说干就干,不仅按时完工,还实现了“桥岛隧集群工程”的技术突破,连荷兰的桥梁专家都来取经。 还有三峡工程,从1994年开工到2009年完工,15年建成全球最大水电站,年发电量1000亿千瓦时,够北京用10年。 要是放在美国,光环保听证会就得开5年,还不一定能通过,中国这“说干就干”的执行力,就是发展快的核心密码。 产业链迭代更是“中国速度”的精髓,从“贴牌加工”到“全球产业链核心”,也就用了30年。80年代中国还在给国外品牌做衬衫、玩具,一件衬衫赚8毛钱加工费。 现在家电行业里,海尔、美的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排第一、第二,空调、冰箱的产量占全球50%以上,连欧美家庭都在买中国家电。 新能源领域更夸张,2005年中国光伏组件还得靠进口,现在全球80%的光伏组件产自中国,每瓦成本从2000年的5美元降到0.2美元,降了25倍,把欧美光伏企业逼得要么转型要么倒闭。 电动车出口量2023年达640万辆,是第二名德国的3倍,比亚迪的销量甚至超过了特斯拉,成为全球第一。 这种“从跟跑到领跑”的速度,别人想复制都难——毕竟欧美搞新能源还在争论“环保与就业”,中国早就把生产线铺满了,连电池原材料都掌控了全球60%的产能。 人口红利的“质的飞跃”也很关键,不是光靠人多,而是靠教育把“劳动力”变成“工程师红利”。1982年中国文盲率还有22.8%,很多人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 现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9.6%,每年毕业1100万大学生,其中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毕业生470万,比美国、欧洲、日本加起来还多。 华为就是最好的例子,1987年成立时只有6个员工,现在研发团队超过11万人,其中70%是工程师,每年研发投入超1500亿元,5G专利数量全球第一,要是没有这么多高素质人才,华为哪能从“卖交换机”的小公司,变成全球通信行业的巨头? 反观印度,虽然人口多,但文盲率还有1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才28%,想搞高端制造都缺人,这就是中国“人口红利变人才红利”的优势,别人想学都没这么快。

0 阅读:16

猜你喜欢

建程

建程

给你想看的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