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歌手张明敏得知我国举办亚运会的经费,还差了6亿的缺口时,毅然决然的卖掉了自己的车房,甚至疫情期间捐赠出价值上千万的纳米消毒材料。 提起张明敏,多数人会第一时间想到《我的中国心》里那句“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用歌声传递爱国情怀的歌手,早在1984年就把歌词里的承诺变成了“倾家荡产”的行动,几十年后疫情来袭时,他又一次用实打实的捐赠,续写了这份家国担当。 1984年的中国,刚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紧接着北京拿到1990年亚运会举办权的消息,让全国都陷入兴奋。 可兴奋过后,筹备经费的缺口成了难题,当时办亚运会需要25亿,凑来凑去还缺6亿。 那时候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也就30多块,6亿相当于200万个家庭一个月的收入总和,北京市负责亚运筹备的工作人员跑遍各地筹款,却始终没找到突破口。 消息传到香港时,张明敏刚因为央视春晚唱红《我的中国心》,总算摆脱了“兼职歌手”的身份。 之前他在手表厂上班,唱歌只是业余爱好,靠着几年演出才攒钱买了九龙的小公寓和一辆二手汽车,日子刚有起色。 得知经费缺口的那天,他没跟家人商量就拨通了中介电话,说要卖房卖车。 经纪人急得直劝他“你刚红,没房没车怎么在香港立足”,可张明敏只说“国家办亚运会是大事,我的房子车子算什么”。 房子和车子很快以500万港元的价格脱手,这在当时是笔不小的数目。 张明敏揣着钱直接飞到北京,把钱送到亚运会组委会,工作人员要给他开表彰大会,他却偷偷买了回程机票。 他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捐了钱,更怕被说“借爱国炒作”。 可回到香港后,他总觉得不够,6亿的缺口里,自己这点钱只是杯水车薪。 思来想去,他辞掉了手表厂的工作,组建了一个小团队,决定在内地办巡回义演,把所有收入都捐出去。 那时候内地交通不便,从香港运演出设备要花一周时间,每场演出的门票最便宜的才3毛5,最贵的也不过3块5。 张明敏带着团队跑了24个城市,一年多时间办了154场演出,嗓子唱肿了就含着润喉片硬扛,有时候一天赶两场演出,只能在火车上啃面包。 最后算下来,义演总共筹了60多万人民币,他一分没留全捐了出去。 而这时候大家才知道,他卖了房后没地方住,一家人挤在岳父家的小房子里,孩子上学要走两公里路。 没人知道张明敏当时有没有后悔,可从后来的选择看,这份担当早成了他的习惯。 2020年初疫情突然来袭,武汉和香港的医院都缺消毒物资,尤其是能快速消杀病毒的高效材料。 这时候已经70多岁的张明敏,悄悄联系了自己投资的科技公司,把刚研发出来的纳米消毒材料全部捐了出去。 这批材料能在几分钟内杀灭新冠病毒,还能附着在物体表面持续消毒,价值超过1000万。 当时很多人劝他“留一部分卖钱,公司还要运营”,可张明敏却说“医院等着救命,钱什么时候都能赚”。 他不仅捐了材料,还亲自跟着车队把物资送到武汉的多家医院,香港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收到了他捐赠的消毒设备。 那时候他已经很少公开露面,捐赠的事还是医院后来发感谢信时,大家才知道是他做的。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声张,他说“做这些不是为了让人知道,只是觉得国家需要,我能帮就帮”。 现在回头看,张明敏的两次捐赠,其实藏着一种难得的“务实”。 1984年他知道国家缺的是钱,就卖房卖车加义演;2020年他知道医院缺的是消毒物资,就捐出刚研发的纳米材料,从不是跟风捐钱,而是看“国家真正需要什么”。 这种务实,比空喊口号更有力量,他没说过多少“爱国宣言”,却用两次关键时候的“倾囊相助”,证明了什么是“把国家放在心里”。 有人算过,张明敏1984年卖掉的房子,现在市值已经过千万,要是留到现在,足够让一家人衣食无忧。 可他从来没提过这些,反而觉得自己做的都是小事。 其实真正让人感动的,不是他捐了多少钱,而是他在不同年代里,始终保持着同一份选择,不管是刚走红时,还是晚年有了自己的公司,只要国家需要,他都愿意放下个人利益。 现在《我的中国心》还在被人传唱,可张明敏的故事却很少被提起。 或许就像他自己说的,“爱国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从1984年的车房,到2020年的纳米消毒材料,他用几十年的时间证明,真正的家国情怀,从不是一时的热血,而是无论何时何地,都愿意为国家伸出援手的坚持。
侯佩岑主持央视秋晚,真印证了多读书太重要!今晚她在台上又温婉又大气,普通话超标准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