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包围了!俄军高层这次厉害了激战3年半:第一次合围乌军3个整旅 俄乌打了三年多,前线形势换了好几茬,但真能打出“围歼战”的次数其实不多。马里乌波尔那次算一次,剩下的大多是阵地拉扯、消耗血战。 可这几天,俄军在库皮扬斯克方向的动作不一样了——他们第一次,在正面战场上把乌军三个整旅给合围了。 地方就在奥斯基尔河边上,俄军从北面和东面打穿了乌军防线,从南边也顶上来,乌军第10军团的三个旅都被困在这片区域里,城里一半都成了俄军的地盘,东边打到了乌克兰街,西边推到了希罗基巷,连市政府大楼都换了人,乌军在城里头分成小股部队到处守,搞点破坏。 俄军的坦克直接推到M-26公路上,那条路是乌军最后的补给线,现在全完了,什么卡车、装甲车、皮卡全都过不去,俄军的火力直接把路给封了,俄军的近卫第一坦克集团军也过了河,这支部队可是红场阅兵的常客,西部军区的脸面,能把它派上来,说明克里姆林宫这次是真下本了。 乌军那边没啥好招,俄军的轰炸机天天在天上飞,大炮、火箭炮对着乌军阵地来回犁,地面部队一波一波地冲,乌军阵地每天都往后退个几百米。 更致命的是,俄军的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直接把乌军部署在布尔卢克的“海马斯”阵地给端了,本来还指望着用这个压制俄军过河,现在指望全没了,美国产的“海马斯”这两年损失不少,俄军说已经打掉了37套,这下又多了一个,照这个速度下去,乌军手里能用的也不多了。 俄军打库皮扬斯克,就是奔着“冬季战果”去的,这地方是顿巴斯北边的交通枢纽,拿下来就等于掐断了哈尔科夫方向的补给,整个东线的调动都得受影响,乌军的麻烦不光是被围,补给线断了,炮兵也损失惨重,天上又没有支援,俄军打得很有章法,一轮空袭、一轮炮火、然后地面部队往前拱一拱,这么来回循环,阵地天天丢,有些小部队干脆就投降了。 外面都在猜乌军能不能突围,理论上河边还有个口子,可想过河你得有浮桥,得有掩护,现在俄军的火力已经覆盖到河边了,你一露头就是一顿炮弹,前几天还有人想趁着晚上开装甲车偷渡,结果被俄军的无人机发现,全都炸成了零件。 这仗打到这份上,欧洲比乌克兰还急,德国媒体说戴姆勒卡车公司准备再给乌军生产1000辆全地形军用卡车,用来拉弹药、运燃料,德国之前已经给了200辆还觉得不够,这看起来是在“支持乌克兰”,实际上是怕乌军在冬天顶不住,可你给了车,也得有人能开出去才行,补给线都断了,这车能往哪儿开。 乌军的电台这几天越来越乱,俄军的电子战把指挥系统搞得一团糟,不少士兵只能用民用设备联系,目标特别明显,俄军的无人机全天候在天上转悠,晚上红外线一照,你藏在哪儿都没用,帐篷、炮兵阵地、补给点都看得一清二楚。 俄军这次好像不急着把人全吃掉,反而是慢慢收紧包围圈,这种打法跟以前不太一样,更像是想用压力、用消耗、用心理战把乌军的士气彻底打垮,过去俄军总是冲得太猛,这回看着是换了套路,库皮扬斯克就像是俄军的新战术试验场。 要是库皮扬斯克真丢了,那将是俄军自马里乌波尔以来最大的一次正面战场胜利,意义不只是多了一块地盘,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反攻”,对乌克兰来说,库皮扬斯克一丢,哈尔科夫的防线就等于没了个大屏障。 基辅现在还没承认部队被围,只说局势很复杂,可俄国的卫星照片、前线视频都传出来了,外面基本上都觉得这个包围圈已经形成了,新闻和战场总是有时间差的,政治上的话总是要慢半拍,可战场不等人。 这个包围圈要是持续下去,乌军可能会遇到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旅级单位的损失,到时候俄罗斯的宣传、士气、外交上都有的说了,乌军能不能守住,已经不只是一个战役的问题,而是一条生死线。 俄乌这场仗打到现在,已经变成了意志和力量的对抗,库皮扬斯克这一仗,表面上看是一场围歼战,实际上可能是一个战略分水岭,乌军能不能稳住阵脚,俄军能不能打破僵局,未来几个星期就能看到结果。 参考资料: 《俄军合围乌军三旅,库皮扬斯克陷入焦灼》俄罗斯塔斯社 《乌军防线告急,库皮扬斯克或成冬季转折点》德国《法兰克福汇报》
俄罗斯终于明白了,要保护俄罗斯炼油厂,什么S-300,什么S-400防空导弹都没
【1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