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今日正式宣布自2025年10月14日起,将对由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以及所有外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征收额外费用。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美国这招简直是明火执仗的霸道,10月3号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刚发公告,10月7号就敲定10月14号起对中国拥有、运营、建造的船舶,还有所有外国造的汽车运输船征额外费用。 这哪是什么“维护公平贸易”,分明是自家造船业扶不起来,就拿中国开刀的流氓行径。 CBP的公告里把船舶分了三六九等,收费标准写得清清楚楚:中国实体拥有运营的船,每净吨收50美元;中国造的船,按每净吨18美元或每个集装箱120美元算,哪个高收哪个。 所有外国造的汽车运输船(PCTC),每净吨14美元,还得在到港前3天缴清,不交就不让装卸。 咱们算笔实在账,一艘5万净吨的中国散货船,单次靠港就得交250万美元,一年要是来5次,就是1250万,而且这费用还逐年涨,再过几年就得翻两三倍。 万箱级的集装箱船更惨,中资运营的一次要交850万,这哪是收费,简直是抢钱。 美国嘴上喊着“重振本土造船业”,可这谎话一戳就破。 中国商务部早说了,美国造船业衰落跟中国没关系,早在中国造船业崛起前,他们的全球份额就没多少了。 中国造船靠的是完备的工业体系、几百万训练有素的工人,还有开放的市场环境,不是什么“补贴”堆出来的。 反观美国,自己靠《通胀削减法》砸巨额补贴搞产业保护,却倒打一耙说中国“不公平”,这双标玩得也太溜了。 更可笑的是,美国港口管理局协会都坦言,美国造船厂产能根本跟不上,想造够替代的船得等好几年,现在收费用根本达不到目的。 最打脸的是,还没等我们中国进行反制,美国自己人先扛不住了,福特、卡特彼勒这些巨头全都跳出来反对,福特说这政策让美国车企负担太重。 卡特彼勒更直接,说船公司肯定会把成本转嫁给货主,到时候美国出口的设备运费涨了,竞争力暴跌,还会导致愿意来美国港口的船越来越少。 世界航运理事会也骂这政策“适得其反”,挪威那家大航运公司的CEO直接说,这规定把美国出口的路都堵了。 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更直白,说最后买单的都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物价都得跟着涨。 你看,连自己人都知道这是昏招,就美国政府揣着明白装糊涂,无非是想拿“对华强硬”当政治筹码,转移国内经济不行的矛盾。 连盟友都被美国坑得跳脚,韩国政府直接提交意见书求豁免,说这收费会砸了现代、起亚的饭碗,还有负责运输的现代格洛维斯公司也得遭殃。 韩方还特意提了,现代和起亚在美国投了210亿美元,现在却要被双重打击——之前已经有汽车关税,现在又加船舶费。 他们甚至求美国设个上限,一年最多收5次费,不然成本根本扛不住。 这就是美国所谓的“盟友关系”,为了自己的私心,连帮自己投资的盟友都能随手牺牲,以后谁还敢跟它真心合作。 不过这政策对中国来说只是看着狠,实则没打在七寸上,全球每年去美国的商船里,近三分之一跟中国有关,但中国航运企业早有准备。 而且中国造船业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外国船东想换船不是那么容易的,日韩船厂订单都排到好几年后了,根本接不了那么多活。 更重要的是,中国手里有反制的牌,美国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还靠着中国豁免期续命呢,要是真逼急了,这豁免能不能续上都是个问题。 商务部早就表态,强烈反对这种不公平措施,真要是损害中国利益,反制手段有的是。 说到底,美国这招就是典型的“贸易保护病”发作,自己产业升级跟不上,就想靠打压别人保住地位,可现在的全球产业链,早不是美国能随便切割的。 中国造船业的竞争力是几十年干出来的,不是靠补贴,美国就算收再高的费,也挡不住市场选择,反而会让自己的企业成本飙升,消费者买单,盟友离心离德,最后落个“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下场。 CBP的公告写得再细,收费标准定得再高,也掩盖不了这政策的短视和霸道。 看看现实吧,福特的汽车要运,卡特彼勒的设备要出口,美国消费者不想多花钱,盟友不想被牵连,这些需求美国政府避而不谈,一门心思搞政治操弄,这分明是对市场规律的无视,对全球合作的破坏。 中国从来不怕这种打压,造船业的硬实力在这摆着,反制的底气也足,美国要是真敢硬来,最后只会发现,受损的不仅是中美贸易,更是美国自己的经济根基。 这收费政策10月14号就要生效,咱们走着瞧,看最后是谁先扛不住,毕竟公道自在市场,霸道换不来利益。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中国证券网——增航线、强联运、深协同 中远海运集运多举措稳定外贸供应链
美国今日正式宣布自2025年10月14日起,将对由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以
柳淮蕊
2025-10-07 20:50:58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