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几代人,外蒙古压根不是蒙古国!很多人刚听到 “外蒙古” 这仨字,脑子里第一反应准是 “这不就是现在的蒙古国嘛”。要是你也这么想,那可真就掉进了一个传了快一百年的认知坑。 清代对於外蒙古的定义和范围有明确划分,狭义上是喀尔喀四部构成的外札萨克蒙古,归乌里雅苏台将军管着,广义上还包括唐努乌梁海、西套蒙古这些地方,总面积能到 180 到 260 万平方公里。 民国时期 1915 年外蒙古改称蒙古地方,依旧在我国领土主权范围内,1924 年虽被苏联控制并改名蒙古人民共和国,但我国政府长期未正式承认。 而蒙古国是后来从这一区域脱离形成的主权国家,1946 年中华民国被迫承认其独立,1961 年它加入联合国获得国际认可,1992 年改制为现在的蒙古国。 核心诉求就是澄清两者并非一回事,前者是历史行政区域概念,后者是现代主权国家,这种认知混淆会影响对历史和国家主权的正确理解。 你是不是也一直把这两个概念当成一回事,从没细想过它们背后不一样的历史脉络? 再看蒙古国的独立过程,这中间有几个关键节点不能忽视,1911 年沙俄在背后策动,外蒙古地区宣布 “独立” 并建立博克多汗国,但这种所谓的独立并没有得到清朝的承认,法理上是不成立的。 1921 年苏俄介入,支持当地建立亲苏政权,这时候外蒙古地区才实际脱离了中国的管控,不过这种脱离依旧没有获得中国政府的认可。 直到 1946 年,在外部压力下,中华民国被迫承认蒙古国独立,与此同时唐努乌梁海地区也被并入苏联。 之后蒙古国在 1961 年加入联合国,正式获得国际社会对其主权国家地位的认可,到 1992 年又改制为蒙古国,确立了现代共和政体,如今已经和 150 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拥有独立的外交权和国际法主体资格,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 从本质上看,外蒙古和蒙古国的区别很明显,属性上,外蒙古是历史上的行政区域概念,存在于清代和民国时期,始终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而蒙古国是现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拥有独立的主权、领土和政府。 范围上,外蒙古涵盖的区域更广,除了现在蒙古国的领土,还包括唐努乌梁海、西套蒙古等如今属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的部分地区,而蒙古国的领土面积只有 156.65 万平方公里,只是狭义外蒙古的主要部分。 主权归属上,外蒙古历史上一直隶属于中国,受中国中央政府管辖,蒙古国则是独立的主权实体,不受任何国家的管辖。 当然两者也有联系,蒙古国的领土主体来源于狭义外蒙古的喀尔喀四部,从名称演变来看,蒙古国正是外蒙古地区在脱离中国后形成的主权国家,地域上有着直接的渊源。 为什么近百年来大家会把这两个概念搞混,首先是历史语境的延续性问题,民国时期外蒙古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这两个名称经常被混用,官方没有及时做出明确区分,民间也就跟着沿用这种模糊的叫法,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习惯。 也是地理概念的简化认知,普通人大多把大漠以北的蒙古区域笼统地等同于现在的蒙古国疆域,对于唐努乌梁海这些边缘区域的历史变迁,很少有人去关注,相关的历史细节慢慢被淡化,导致大家对范围的认知出现偏差。 厘清外蒙古与蒙古国的区别,不是纠结名称的对错,而是守住对历史的敬畏,让每一段国土变迁的记忆都不被模糊,也让我们对国家主权和历史疆域有更清晰的认知。 看完这些,大家对这段涉及国土变迁的历史有没有新的理解?以后再听到有人说 “外蒙古就是蒙古国”,你会用哪些历史事实跟他解释两者的不同?
外蒙古未来的结局,其实已经注定。“亲美、去俄、敌中”,目前这是外蒙古的做法,而外
【64评论】【58点赞】
微風中的雨
蒙古六部五部在中国,就一个喀尔喀部在外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