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1月17日,台湾“陆军总司令”黄杰走进一个小破屋,床上有一具尸体,等着他来收,此人是他的昔日好友,也是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的国军名将李延年。 1974年11月17日这一天,一个电话打到了前“gf部长”、时任“战略顾问”黄杰的官邸。 电话那头声音很急,说有个老哥走了,情况不太好,请他务必过去看看。 黄杰一听名字,心里咯噔一下,放下手头所有事,立马赶了过去。车子七拐八绕,最后停在台北一个不起眼的小巷里。他走进一间破旧的小屋,屋里家徒四壁,床上躺着一具冰冷的尸体。黄杰走上前,看着那张瘦削的脸,眼眶红了。 床上躺着的这个人,是他的黄埔一期老同学,是当年台儿庄战役里让日军头疼的国军名将,陆军上将李延年。谁能想到,一代悍将,最后的归宿竟是如此凄凉,等着老朋友来给他收尸。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个战功赫赫的上将,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 说起李延年,那在当年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山东人,黄埔一期毕业,这履历,在国民党军队里就是“天子门生”的代名词。北伐的时候,他就是团长了。1938年台儿庄大战,咱们都知道孙连仲守城是“孙钢头”,关麟征在外围进攻是“关铁拳”,而李延年当时率领第二军,负责在徐州外围打援,死死顶住了日军的增援部队,为台儿庄大捷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没有他这块坚硬的石头,台儿庄那盘棋就活不了。 后来的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哪次硬仗没他的份?他打仗有个特点,就是“硬”,人送外号“李铁头”。打起仗来不要命,对部下也狠,对敌人更狠。就这么一路从枪林弹雨里打出来,升到了集团军副总司令,肩膀上扛着闪闪发亮的将星。 1949年,风云突变。李延年被任命为第六兵团司令,负责福建的防务。结果大家也知道,兵败如山倒。在福州、平潭等地,他的部队被打散,最后只带着一些残部退到了台湾。 到了台湾,麻烦来了。打了败仗,总得有人负责吧?当时陈诚主政,严厉追究战败责任。李延年作为福建防线的最高指挥官之一,首当其冲。军事法庭上,他倒也光棍,没把责任推给手下,自己一个人全扛了下来。他说:“仗打败了,我是司令官,我负责。” 就这么一句话,换来了十年有期徒刑。 虽然一年多后就被放了出来,但“罪将”这顶帽子,算是戴上了。军籍没了,权力没了,什么都没了。他被安排了个“行政院顾问”的虚职,那点微薄的薪水,在台北根本不够看。 更要命的是他的性格。李延年是个典型的山东硬汉,脾气倔,不服输,更学不会阿谀奉承、拉帮结派。在官场上,这种性格最吃亏。他不愿去求昔日的同僚,也不想麻烦过去的老部下,就靠着那点死工资硬撑着。 日子久了,生活就陷入了极度的困顿。据说他晚年身体不好,经常生病,连看病的钱都紧张。一代名将,戎马半生,保家卫国,最后却被贫病交加折磨得不成人形。 直到1974年11月17日,70岁的李延年在贫病中孤独地离世。他走了以后,家里甚至拿不出像样的钱来办后事。老部下们无奈之下,才想到了黄杰。 黄杰当时是什么身份?他跟李延年一样,也是黄埔一期生。但在台湾,他的境遇完全不同。他当过陆军总司令、台湾警备总司令、台湾省领导人,1972年刚从“国防部长”的位置上退下来,是名副其实的军政大佬。 接到电话的黄杰,他立刻行动了。他不仅亲自到场,还以老同学、老朋友的身份,牵头成立了治丧委员会,动用自己的关系和影响力,为李延年操办了身后事,让他走得体面了一些。 在李延年的追悼会上,黄杰亲致祭文,老泪纵横。看着灵堂里李延年那张黑白照片,他或许会想起当年在黄埔岛上,大家还是热血青年的模样;或许会想起在台儿庄前线,炮火连天,彼此生死与共的日子。那些峥嵘岁月,仿佛就在昨天,可一转眼,老兄弟已经天人永隔,还是以这样一种方式。 其实,李延年的悲剧,不是个例。那一批去台的国民党将领,命运各不相同。像黄杰这样平步青云的是少数,更多的人,像李延年一样,在时代的浪潮里,慢慢被遗忘。 这里就不得不提另一个人,关麟征。 关麟征,外号“关猛”,也是黄埔一期,陕西人。论打仗的勇猛和战功,他比李延年、黄杰有过之而无不及。长城抗战、台儿庄会战、长沙会战,他都是绝对的主力,日军甚至称他“一个军要当支那十个军用”。 可就是这么一位猛将,1949年之后,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选择。他既没有留在大陆,也没有去台湾,而是带着家人去了香港,在一个叫牛潭尾的地方买了一块地,当起了农夫。 蒋介石多次派人请他去台湾,许以高官厚禄,都被他拒绝了。他说,自己征战半生,不想再卷入政治了。于是,昔日的集团军总司令,就真的在香港的田地里,养鸡种菜,成了一个普通老百姓,直到1980年去世。 你看,同样是黄埔名将,三个人,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结局。 黄杰,顺应时势,在台湾官运亨通,得以善终。 关麟征,洞察世事,主动退出,在香港做了个隐士。 李延年,性格刚烈,时运不济,在台湾潦倒终老。
1974年11月17日,台湾“陆军总司令”黄杰走进一个小破屋,床上有一具尸体,等
趣史小研究
2025-10-08 11:42:17
0
阅读:116
肉肉
山东:三李、[握手][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