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运那起踹人事件,好多人盯着“通缉犯老太遭报应”的戏码看,却差点漏了藏在背

嘻嘻不爱嘻嘻 2025-10-08 12:25:34

台北捷运那起踹人事件,好多人盯着“通缉犯老太遭报 应”的戏码看,却差点漏了藏在背后的两个大漏洞——规则糊涂账和暴 力边界的模糊。这事儿根本不是“坏人变老”的爽文,而是公共治理和情绪管理的一堂警示课。 先说最该背锅的“优先座”规则。好好的座位改了名却没改糊涂劲儿,2025年从“博爱座”换成“优先座”,可“谁有资格坐”“能不能强要”还是没说清。老太明明能坐别的空位,偏要盯着男子的座位撒泼,本质就是借着规则模糊搞道德绑 架。要是早像上海那样明确“不让座不违法,强索座可处罚”,哪会闹到动手? 再说说大家吵翻的“暴 力反击”。老太先动手打 人肯定不对,男子被惹毛的心情能理解,但“踹飞”的动作确实越界了。法律界都在说,正当防卫得“手段相当”,不能因为对方是坏人就无限反击。男子后来道歉说“再解气也不能以暴制暴”,其实点透了关键:就算占理,动手也会从受害者变成过错方。 最可惜的是,老太的通缉犯身份一曝光,舆 论全跑偏了。大家忙着喊“报 应”,却忘了公共场合冲突该怎么化 解——没人劝架,没明确规则兜底,最后只能靠拳头解决。 这事儿给所有人提了醒:优先座得先有“清晰规则”才谈得上礼让,遇到挑衅得先想“合法办法”而非动手。别让热闹盖过门道,补好规则漏洞、守住暴 力底线,才是真的解决问题。

0 阅读:0
嘻嘻不爱嘻嘻

嘻嘻不爱嘻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