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和平奖,19次颁给了美国,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讽刺 美国自1776年建国以来的240多年历史中,只有16年没打过仗。 这16年和平时期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1796年到1797年,共2年。 1828年到1830年,共3年。 1935年到1940年,共6年。 1976年到1978年,共3年。 1997年、2000年,各1年,共2年。 这样的一个国家,却获得了19次诺贝尔和平奖,是不是有点讽刺? 美国建国240多年,仅有的16年无战时光,在漫长的历史里显得格外单薄。1796年到1797年的两年,刚从独立战争的余波中喘过气,很快又被新的冲突打破;1828年到1830年的三年,还没让土地彻底恢复生机,西进的枪声就再次响起;即便是最长的1935年到1940年这六年,也不过是二战爆发前短暂的平静,暗流早已在全球范围内涌动。 就是这样一个战争印记贯穿发展史的国家,却19次捧起诺贝尔和平奖。这份荣誉本是人类对“止战护民”的共同期待,如今却成了难以忽视的错位。每当美国站在领奖台上谈论“全球和平”,别处的土地上可能正有炮火吞噬家园,有难民被迫离开故土;奖章上“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的铭文,与这个国家常年维持的庞大军力、频繁的海外军事行动形成鲜明对比——从早年的领土扩张,到冷战时期的局部对抗,再到新世纪的海外部署,战争似乎从未真正远离过它的轨迹。 有人辩解,和平奖是对其某一阶段“和平努力”的肯定,但当和平只能以零散的年份计数,当战争的频率远超过停火的时长,这样的肯定就失去了应有的分量。真正的和平,从不是领奖台上的承诺,也不是偶尔中断的战火,而是让每一片土地都能长久安宁,让人们不必在枪声中担忧明天。19次和平奖的光环下,更该被看见的,是那些被战火波及的生命,是人类对“无战世界”最本真的渴望。
中国应该向印度学习!印度裔加拿大人贾扬特.班达里,这位十年前出资两亿美金投资他
【7评论】【5点赞】
辩证
警察常常与歹徒搏斗,是不是好警察?世界警察如果不打仗,算不算好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