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亚那正式宣布了! 10月6日,圭亚那正式宣布:由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巴拉特·贾格迪奥-德梅拉拉河大桥正式通车。 德梅拉拉河上这座全长2800米的钢铁巨龙,表面是民生工程,实则是中国在加勒海地区战略布局的"定海神针"。当圭亚那总统阿里在通车仪式上剪断彩带时,剪断的还有美国后院最后一道地缘屏障。 这座桥大伙儿都知道,中国铁建建的,全长接近 2800 米,说是 2900 米左右也没错,反正是圭亚那这辈子见过最大、最复杂的交通工程。 你可别以为它就是钢筋水泥堆起来的,以前河上那座 1978 年的浮桥,简直能把人堵疯了,高峰期单向通车得等一个多小时,每天还得给船让道,一打开桥面又是一小时,要是坏了修修,两岸直接断交五小时以上。 现在好了,双向四车道,电动车自行车都有专用道,设计时速 80 公里,从新区到首都乔治敦市中心就半小时,老百姓再也不用把时间浪费在河边上了。 但这桥的门道远不止方便出行。圭亚那这国家可不简单,这几年靠石油彻底改命了,近海的石油储量都超过 130 亿桶,现在每天能产 64.5 万桶,将来 2035 年要冲到 170 万桶,能排进全球前十产油国。 更关键的是,这石油品质好,开采一桶成本才 22 到 25 美元,比别的国家便宜太多,这钱能实实在在进圭亚那口袋,他们 GDP 六年就涨了 4 倍,全靠这宝贝。 你想想,石油要运出去,设备要运进来,以前那浮桥连车都堵,怎么搞产业?现在这新桥,船只从主通航孔过根本不用断交通,通行时间能省四分之三,通行量翻两倍还多,这不就是给石油产业铺了条黄金通道吗? 而且咱们中海油还持有当地最大采油区 25% 的权益,这桥一通车,中圭的能源合作等于有了硬保障,这战略布局多扎实! 更让人佩服的是,中国不是只建一座桥就走了。就在几个月前,中工国际建的六所地区医院全开业了,三个月里接诊了 2.5 万多人,还接生了 220 多个新生儿,做了 140 多台手术。 圭亚那总统阿里都夸这是他们国家有史以来最先进的医疗设施,说中国的方案正好对上了他们医疗改革的需求,不光是建了房子,更是给当地医疗体系装了个 “发动机”。 一边是走得顺畅的桥,一边是能救命的医院,中国干的全是老百姓最需要的实在事,这可比美国那些空口白话的承诺强多了。 美国这些年一直把拉美和加勒比当成自己的 “后院”,动不动就指手画脚,可真要干实事的时候就没影了。就说加勒比地区,现在规划的 3000 万美元以上的交通项目就有 1393 个,总投资快 6000 亿美元,这么大块蛋糕,美国愣是没抓住机会,要么项目拖好几年建不完,要么建完了没用。 反观中国,说干就干,2022 年签了大桥合同,不到三年就通车,医院更是短短三个月全投用,还为圭亚那培养了 300 多个技术工人,直接间接创造上千个工作岗位。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谁真心帮他们,谁是来搞控制的,看得明明白白。 圭亚那是最早和中国建交的英语加勒比国家,两国交情摆在这儿,但真能让关系铁起来的,还是这些实打实的合作。 以前美国总想着用援助绑住这些国家,要人家听自己的,可中国从来不带条件,桥建好了交给他,医院建好了送钥匙,技术教给当地工人,钱让当地人挣。 你说,这样的合作谁能拒绝?现在这座大桥一通车,圭亚那的石油能更快运出去,农产品能更方便卖到首都,周边的产业都能被带动起来,经济一好,老百姓日子就红火,自然更愿意跟中国打交道,美国想再靠霸权攥紧这个 “后院”,根本没门儿。 阿里总统说这桥是 “商业、工业和民众生活的生命线”,这话一点不假。这桥连着的不只是德梅拉拉河的两岸,更是中国和加勒比国家的民心,是实实在在的利益纽带。 以前美国总觉得加勒比是自己的地盘,别人不能碰,可中国用一座桥、六所医院证明了,真心实意搞合作,比什么霸权威胁都管用。 这根 “定海神针” 一立起来,美国后院的那道墙就塌了,往后中国和加勒比国家的合作只会越来越深,这可不是谁想挡就能挡住的。 你再看看那些数据,大桥设计用 100 年,意味着圭亚那几代人都能靠着它过日子;医院接诊的 2.5 万患者里,多少人以前要跑几十公里看病,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解决;中海油持有的石油权益,能让圭亚那的资源优势真正变成发展优势。 这些都不是空话,是每天都在发生的实事,老百姓最清楚谁是真朋友。所以说,阿里总统剪断的不光是彩带,更是美国垄断加勒比的旧格局,这道地缘屏障一破,中国在拉美和加勒比的布局就稳了,这才是真正的 “定海神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