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马占福在对越战场上牺牲,战后,战友去看望英雄的母亲,却找不到人,经打

憨豆大侠闯魔窟 2025-10-08 13:25:38

1987年,马占福在对越战场上牺牲,战后,战友去看望英雄的母亲,却找不到人,经打听才知道,马占福的母亲正在沿街乞讨! 这个令人心碎的场景,发生在青海大通县的一个贫困家庭。马占福出生于1966年,是家中的老三,全家靠种地勉强糊口。 因为穷,母亲不得不乞讨补贴家用,而马占福从小懂事,不仅主动干农活,还帮村里老人挑水担柴。尽管生活艰难,他在学校成绩优异,尤其语文突出,曾在作文《我的理想》中坚定地写下:“我要成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 1984年,18岁的马占福如愿参军,成为兰州军区139师417团4连的战士。在部队,他以黄继光为榜样,训练极其刻苦。 因为身材瘦小,他常偷偷加练负重跑,腿上绑沙袋,手上磨出血泡也不停歇。战友们回忆,他吃饭总是干干净净,被戏称为“吃不剩”——他深知粮食来之不易,正如他深知母亲乞讨的艰辛。每次发放津贴,他只留零头,其余全部寄回家中。 1986年,部队调往老山前线。马占福深知此行凶多吉少,却主动请缨加入突击队。 他在请战书中写道:“我家里兄弟多,万一光荣了,还有兄弟照顾父母,请首长批准!”战斗前,部队安排写遗书,但马占福的母亲不识字,他便借来录音机,想留下声音给母亲。 可面对冰冷的机器,千言万语堵在胸口,他最终什么也没多说,只是含泪跪下,一遍遍喊着“娘”。战友们默默数着,整整26声,一声比一声沉重,一声比一声不舍。 这26声“娘”,成了他最后的遗言。而在此之前,他回家探亲时已预感可能是永别。他拼命帮家里干农活,收拾房屋,用积蓄给母亲买了布料亲手缝衣,临走前悄悄把钱放在母亲床边。这些细节,无不透露着他对母亲深沉却无言的牵挂。 1987年1月7日,“黑豹行动”打响。马占福和战友在敌人阵地前潜伏28小时,寒冬中咬紧牙关避免发出声响。 总攻开始后,他作为爆破手,率先炸毁敌军一个机枪工事。但推进途中,敌军暗堡突然开火,子弹击中他的腹部,肠子流了出来。他强忍剧痛塞回肠子,用三角巾包扎后继续战斗,却又被子弹击中头部昏迷。 炮火声震醒他时,他发现战友被暗堡火力压制。重伤的他一寸寸爬行12米,逼近暗堡后,拉燃爆破筒塞进射击孔。 敌人试图推出爆破筒,马占福毫不犹豫用胸膛死死堵住,回头高喊一声“班长”,随即与5名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0岁。清理战场时,战友发现他手指上紧紧套着拉火环,誓死完成了任务。 战斗结束,马占福被追授一等功,安葬在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部队领导带着他的遗物和奖章前往青海老家,却见家中空无一人。 邻居说,母亲因贫困难以维生,正在西宁街头乞讨。战士们找到她时,老人衣衫褴褛,听到儿子牺牲的消息后痛哭到几乎晕厥。她唯一的心愿是去儿子墓前看看,但贫寒让她一生未能成行。 直到2012年,马占福的弟弟马占贵在部队帮助下终于来到麻栗坡。他抱着墓碑痛哭:“哥,我来看你了,娘找到你了!”并带回一捧土撒在母亲坟前,完成了这场迟了25年的团聚。 马占福的故事,是无数烈士的缩影。他们用生命捍卫国土,却来不及回报亲恩。今天,青海大通县塔尔镇中心学校已建立思政教育基地,红领巾讲解员向三千多名参观者讲述他的事迹。 那26声“娘”的录音虽已消散,但英雄的精神仍在山河间回荡——正如一位网友所言:“我们不是生在和平年代,只是生在守护和平的国家。” 信息来源 网易订阅《1987年,他打死八名越军后牺牲,战前抱着收音机喊26声娘当成遗书》 大通县融媒体中心《塔尔镇中心学校用英烈事迹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网易订阅《1987年,20岁对越反击战一等功臣,牺牲前对录音机连喊26声“娘”》 搜狐新闻《1987年马占福牺牲后,战友找到其母亲,发现老人家竟在沿街乞讨》

0 阅读:0
憨豆大侠闯魔窟

憨豆大侠闯魔窟

憨豆大侠闯魔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