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讲究人!”浙江诸暨,奶奶带孙子去理发,觉得20元太贵还价到15块,老板爽快答应,不料理完头发后,男孩看老人离开,死活要给老板补5块钱差价,老板很感动,却强拉着男孩,最终没有让他补钱,网友:奶奶是老一辈的思想也能理解,而男孩,商家都是三观正的好人! 据荔枝新闻10月8日报道,理发店老板正在忙活,一位奶奶领着小孙子走了进来,店里墙上价目表写得清清楚楚,理发20元。 奶奶看了一眼,觉得有点贵,试探着跟老板商量:“老板,15块钱行不行?就小孩子,随便剪剪。” 老板看了看老人,又看了看旁边乖巧的小男孩,没多犹豫就爽快地答应了:“行,没问题,15就15。” 奶奶很高兴,从口袋里摸出15块钱递给老板,然后叮嘱孙子好好坐着,自己就提着篮子先去附近的菜市场买菜了。 小男孩听话地坐在椅子上,老板一边和他聊天,一边麻利地动着手里的剪刀,理完发,老板给男孩吹干净碎头发,男孩从镜子里看着自己清爽的新发型,挺满意。 可他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站在原地,好像有什么心事,老板正在收拾工具,看见男孩没走,就问他:“怎么了小朋友,是对发型不满意吗?” 男孩摇摇头,有点不好意思地小声说:“叔叔,刚刚我奶奶只给了你15块钱,你们这里理发不是20块吗?我奶奶去买菜了,我得把剩下的5块钱补给你。” 说着,男孩就从自己的小口袋里掏摸起来,摸出了皱巴巴的5块钱,紧紧攥在手里,递向老板,老板当时就愣住了。 他开店这么多年,见过各种各样的顾客,有还价的,有挑剔的,但还是第一次见到一个孩子,在长辈还价成功后,主动要回来补差价的,他心里瞬间涌上一股暖流,这孩子也太懂事了。 他连忙摆手,笑着对男孩说:“不用不用,叔叔说15就15,你奶奶带着你也不容易,这5块钱你拿着,去买点好吃的。” 可男孩特别执着,他举着那5块钱,仰着头,眼神里满是认真:“不行,叔叔,做生意就该是明码标价,20就是20,我奶奶是想省钱,但我们不能占你的便宜,这钱你必须收下。” 这几句话从一个孩子嘴里说出来,让老板心里又是一震,他看着男孩清澈又坚定的眼睛,知道这不是孩子一时兴起,而是他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老板感动坏了,但他更想保护好孩子这份宝贵的品质,他弯下腰,轻轻把男孩的小手推了回去,强行把那5块钱塞回他的口袋里,然后拉着他说:“真的不用,小朋友,你的心意叔叔领了,你这么诚实,叔叔特别高兴,这5块钱就当是叔叔奖励你的,好不好?快收好,别弄丢了。” 男孩还是不愿意,两个人就为这5块钱推来推去,男孩觉得必须给,老板觉得坚决不能收,这一幕,恰好被店里其他等待的客人看到了,大家都被这孩子和老板的举动打动了。 最后,老板硬是把男孩送出了店门,看着他走远,才松了口气,他心里琢磨着,这孩子家教真好,父母肯定也是明事理的人,这件事传到网上后,一下子就戳中了很多人的心。 有网友说:“这奶奶,一看就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在她们那代人眼里,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花,能省则省是刻在骨子里的生活习惯,不是抠门,是真的穷怕了。” 确实,老一辈人对价格的敏感,源于她们对生活的敬畏和不易,她还价,只是想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这是她们那个年代的生存智慧。 但更多的人,都被这个小男孩的行为感动了,一个网友评论道:“这才是真正的富养!富养的不是金钱,是品格,孩子分得清奶奶的‘节俭’和自己的‘诚信’,他知道奶奶是为了家,但他更明白,做人不能失了规矩和道义。” 是啊,这个男孩没有因为奶奶还价而觉得丢脸,他理解奶奶的节俭,但他也没有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优惠”,而是坚持要补上差价。 这种超越年龄的通透和担当,比任何说教都有力量,他用自己的行动,守住了心里的那条线:一码归一码,人情是人情,规矩是规矩。 当然,理发店老板的做法也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他本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那5块钱,毕竟这是他应得的,但他没有。 他选择用不收这5块钱的方式,去成全一个孩子的诚信,去守护一颗金子般的童心,他让孩子知道,诚实是一种会被看见、被鼓励的美好品质,这比任何口头表扬都来得更有分量。 老板的格局,让这件小事变得无比温暖,这三个人,奶奶、男孩、老板,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生活观念,但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善良和体面。 奶奶懂得生活的艰辛,男孩坚守做人的准则,老板拥有成人之美的格局,他们之间没有一句指责,没有一丝尴尬,只有相互的理解和尊重。 你觉得男孩的坚持和老板的拒绝,哪个更让你感动?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信源:荔枝新闻2025-10-8——奶奶带孙子理发觉得有点贵,老板立马优惠5元,奶奶走后孙子拿起手机欲补差价,老板极力阻止:“很暖心,小孩很善良,三观正”
“都是讲究人!”浙江诸暨,奶奶带孙子去理发,觉得20元太贵还价到15块,老板爽快
鸿鹄浮歌
2025-10-08 14:36:07
0
阅读: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