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那个超级大铜矿,离中国边境才80公里,结果不来抱中国大腿,反倒让澳大利亚的力

文史资鉴堂 2025-10-08 17:03:48

蒙古那个超级大铜矿,离中国边境才80公里,结果不来抱中国大腿,反倒让澳大利亚的力拓接了盘,还把自己和力拓都折腾得够呛,纯属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矿就在蒙古南戈壁省,离中国边境直线距离才80公里,藏着3110万吨铜、1328吨黄金和7600吨白银,矿场面积比乌兰巴托市区还大,按理说就是老天爷赏的金饭碗,攥紧了能让蒙古经济翻好几个跟头。   可蒙古偏不,放着家门口的中国不抱大腿,非得把项目塞给澳大利亚的力拓,结果折腾了十几年,自己没捞着好处,力拓也陷在泥潭里拔不出腿,纯属两边找罪受。   蒙古当初的心思其实挺简单,就是怕跟中国走太近被绑定,总想搞所谓的大国平衡。那会儿力拓是全球矿业巨头,名头响当当,蒙古觉得找这样的外资企业能撑场面,还能避免过度依赖中国市场。   2009年,蒙古政府直接跟力拓和加拿大艾芬豪公司签了协议,自己只占34%股份,剩下的66%归对方,后来力拓成了控股股东,彻底掌了权。   当时蒙古上下还挺得意,觉得抱上了国际大款,殊不知这才是麻烦的开始。力拓接手后没多久就露了怯,先是把项目预算一涨再涨,本来合同里写死的前期投资是51.24亿美元,结果没几年就嚷嚷着要加到244亿美元,翻了快五倍。   蒙古政府当场就炸了,这钱要是真投进去,自己不仅得背上巨额债务,以后的税收、股东分红全得缩水,等于把国家未来押进去。   双方为了成本和税收的事吵得不可开交,力拓说成本涨是因为开采难度大,蒙古说这是故意坑钱,谈判断断续续拖了好几年,项目直接停摆,力拓甚至被逼得裁员1700人,场面一度很难看。   铜矿开采得用电,运矿得有路,蒙古自己的电网和公路根本撑不起来。按理说离中国这么近,从中国拉电线、修铁路最方便,成本也最低,可力拓偏要另起炉灶,结果折腾半天电力还是跟不上,矿产品运出去得绕远路,光运输成本就比走中国口岸高了一大截。   露天矿好不容易在2013年投产,地下矿却因为各种纠纷推迟了两年才动工,而地下矿才是这项目的重头戏,能占总开采量的大头。   当地牧民也不乐意,采矿毁了牧场,污染了水源,抗议活动一波接一波,项目好几次被迫停工,力拓光是安抚成本就花了不少。   这期间中国其实一直伸着橄榄枝,毕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矿场离边境80公里,运过来比往其他地方运省太多事。   中国企业在蒙古的合作向来实在,就像中铁资源在蒙古的矿,又是给当地修保温宿舍、开通勤专线,又是建医疗点、搞助学,还联合蒙古大学搞环保技术攻关,把属地共建做得踏踏实实,连续八年都是蒙古百强企业,当地政府和牧民都待见。   可蒙古当时一门心思跟着力拓,压根没把中国的诚意当回事。 折腾到后来,力拓和蒙古都快扛不住了。   力拓在这个项目上砸了超过62亿美元,却迟迟看不到回报,股东们天天施压;蒙古更惨,本来指望这矿能占全国经济的三分之一,结果不仅没赚钱,还因为项目纠纷引发了经济波动,外汇储备一度紧张得厉害。   力拓最后还是得回头找中国帮忙,2024年干脆跟中国国家电投合作,在矿上搞纯电换电矿卡试点,用的全是中国技术,毕竟只有中国能快速解决矿区的能源和运输问题。   蒙古这才慢慢回过味来,原来当初想的大国平衡就是个笑话,离了中国这个近邻和大市场,再大的矿也只是个摆设。   后来蒙古总理频繁访华,着急忙慌地签跨境铁路协议,就是想补上当初的窟窿——甘其毛都口岸的铁路通车后,每年能运3000万吨货物,光煤炭收入就能多15亿美元,这可是蒙古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   可奥尤陶勒盖铜矿的亏已经吃定了,十几年时间里,项目产能始终没达到预期,蒙古没拿到想赚的钱,力拓也成了矿业圈的笑柄,说他们捡了个烫手山芋。   现在再提这事儿,连蒙古当地牧民都叹气,说当初要是跟中国合作,哪用得着遭这么多罪?矿早开起来了,路早修好了,牧民的日子也能好过点。   这就是典型的拎不清,放着家门口的便利不用,非得去找远水解近渴,最后把好好的金饭碗砸得坑坑洼洼,只能自己咽苦果。  

0 阅读:10

猜你喜欢

文史资鉴堂

文史资鉴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