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怕冲突的人,越在工作里“内耗” 他们的工位永远堆着不属于自己的文件,抽屉里

何时何地何处 2025-10-08 17:31:34

越怕冲突的人,越在工作里“内耗” 他们的工位永远堆着不属于自己的文件,抽屉里常备着加班用的速溶咖啡,手机里存满了同事发来的“顺手帮个忙”的消息。明明自己的报表还没赶完,隔壁工位的同事一句“这个PPT你比我熟,帮我调下格式呗”,话到嘴边的“我也很忙”,转脸就变成了“行,等我把手头这点事弄完”。 加班到晚上十点,看着空无一人的办公室,对着电脑屏幕里没做完的活儿,忍不住对着微信吐槽给朋友:“又被硬塞了别人的活儿,真烦。”可等第二天同事笑着拍他肩膀说“谢啦,幸好有你”,他又会立刻挤出客气的笑:“没事,举手之劳。”仿佛昨晚的抱怨只是一场独角戏,天亮了就必须把情绪藏回心底。 开会时被点名发表意见,他攥着笔杆想了半天,小声说出自己琢磨了很久的方案细节,刚说完就赶紧低头划手机,生怕有人反驳。结果领导顺着他的思路补充完善,最后把功劳算在了主动接话的同事头上,他坐在原地,手指抠着桌角,心里像堵了团棉花,却只能安慰自己“反正方案能推进就行”。 就连团建聚餐,他也坐最靠边的位置,别人劝酒就硬着头皮喝,有人起哄让他表演节目,明明五音不全,也只会红着脸站起来说“我试试”。散场后同事让他帮忙送醉酒的前辈回家,他看着自己快没电的手机和远在另一端的住处,还是点头应了。 其实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自己不是“老好人”,只是太怕“撕破脸”。怕拒绝了同事会被孤立,怕争取功劳会被说“斤斤计较”,怕反驳领导会留下“不懂事”的印象。可越这样小心翼翼,越容易被当成“软柿子”——同事习惯了他的“有求必应”,领导默认了他的“任劳任怨”,就连本该属于他的机会,也会被别人理所当然地拿走。 久而久之,他们把自己活成了工作里的“隐形人”:忙得脚不沾地,却没做出能被记住的成绩;付出了比别人多的时间,却从没得到过应有的认可。夜深人静时翻着自己的加班记录,会突然迷茫:自己到底是在工作,还是在为别人的懒惰和自私“买单”? 说到底,怕冲突从来不是“善良”,而是没学会为自己撑腰。那些敢拒绝不合理要求的人,未必会被讨厌;那些敢争取应得利益的人,反而更容易被看见。或许他们该试着迈出一小步:下次有人再随便甩活儿过来时,坚定地说“抱歉,我手头的工作优先级更高”;下次成果被抢时,当着领导的面说出自己的付出。毕竟,工作不是靠“忍”出来的,学会为自己发声,才是不被消耗的开始。内耗式焦虑 内耗感 反内耗技巧 内耗感 反内耗法则 内耗者 职场内驱力 内耗型打工人 内耗症状

0 阅读:0
何时何地何处

何时何地何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