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了撑得?一女子想去川西玩徒步,却嫌只有自己太孤单,就在网上找了个“搭子”,不

小张主张 2025-10-08 18:48:39

吃饱了撑得?一女子想去川西玩徒步,却嫌只有自己太孤单,就在网上找了个“搭子”,不料,当两人在海拔4千多米的山上攀爬时,女子意外陷入昏迷,而她的同伴看到后,竟抛下她独自跑了!   你敢信吗?10月的川西党岭已经飘起零星雪花,白天太阳一落山气温就跌破零度,江苏一位姑娘为了不独自面对高原徒步的冷清,在社交APP上随便找了个“搭子”就出发,结果在4700米的垭口上昏迷不醒,那个说好“互相照应”的同伴,转头就把她丢在了寒风里!   事情要从国庆假期说起,这位姑娘早就向往川西党岭的秋日风光,看着朋友圈里别人发的雪山、海子照片,心里直痒痒,可一想到独自背着行李走山路,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又觉得没劲儿。   于是她打开常用的户外社交平台,发了条“求党岭徒步搭子,时间10.2-10.5,体力尚可,AA费用”的帖子,没过半天,就有个自称“经常户外徒步”的网友联系了她,两人简单聊了聊路线和装备,没见面就约定在丹巴县集合,一起进山。   10月2日一早,两人背着背包从党岭村出发,起初路况还算平缓,沿途有不少其他徒步游客,气氛也还算轻松。可越往上走,海拔逐渐升高,空气越来越稀薄,姑娘开始觉得呼吸有些费劲,还时不时头疼。   她跟搭子提了句“有点不舒服”,对方只说“高原都这样,忍忍就过去了”,没停下脚步也没递水,等到了海拔4700米的加呷拉垭口时,姑娘突然眼前一黑,双腿发软,直接倒在地上没了动静——严重的高原反应加上失温,让她瞬间陷入昏迷。   同行的搭子见状,蹲下来喊了她两声,见没反应,竟然慌了神,他翻了翻自己的背包,发现没带急救包,又抬头看了看四周,天色渐渐暗下来,风也越刮越猛,犹豫了不到两分钟,他竟然背起自己的包,顺着来时的路往下跑,连一句呼救都没帮姑娘喊。   万幸的是,大概半小时后,一支由5人组成的徒步小队路过垭口,队长一眼就看到了倒在地上的姑娘。“当时她脸都紫了,手摸上去冰得像块石头,喊她一点反应都没有。”后来队长回忆说。   巧的是,这支队伍里有两位上海某三甲医院的医生,他们立刻让队员们围成圈挡风,自己则跪下来检查姑娘的状况:脉搏微弱、呼吸浅促,是典型的高原反应引发的昏迷,再加上失温,再耽误半小时可能就救不回来了。   医生一边掐姑娘的人中,一边让队员拿出备用热水,慢慢往她嘴里灌;两个女队员干脆脱下自己的加厚羽绒衣,裹在姑娘身上,然后一左一右抱着她取暖。   就这样,大家轮流守着她,在寒风里等了两个多小时,直到接到报警的蓝天救援队队员背着急救箱赶来,丹巴县公安局的民警也开着越野车绕到山下接应。   救援人员给姑娘测了血氧,只有60(正常成年人应在95以上),立刻给她戴上氧气面罩,用担架抬着往山下走,直到凌晨1点多,才把她送到丹巴县人民医院,经过治疗,姑娘第二天早上终于清醒过来,医生说再晚一点,可能会留下严重的脑损伤。   这事被救她的队员发到网上后,评论区一下子炸开了锅:   有网友气得说:“这哪是搭子啊,简直是‘夺命搭子’!见死不救就算了,还自己跑了,一点道德心都没有!”   还有有10年户外经验的网友提醒:“我每次找搭子都要见一面,一起拉练两次,连对方的紧急联系人电话都要存,高原徒步不是闹着玩的,不能随便相信网上的陌生人!”   更有网友补充:“不光要找靠谱的人,自己也得准备好——我上次去党岭,急救包、氧气瓶、保暖睡袋全带了,还提前吃了一周抗高反的药,这都是保命的东西!”   这件事其实给所有喜欢户外徒步的人提了个醒:去高原这种高风险地区,“找搭子”绝不能图方便、图热闹。首先得确认对方的户外经验、应急能力,最好提前线下见面沟通。   其次,出发前一定要了解路线的风险,准备好氧气瓶、急救包、保暖衣物这些物资,还要给家人留好详细的行程;最重要的是,结伴出行的核心是“互相负责”,遇到同伴出事,就算不能专业救援,至少要留在原地呼救、等待帮助,独自跑路不仅违背道德,要是造成严重后果,还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0 阅读:0
小张主张

小张主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