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真幸福?地主也不聊生啊! 福建建宁有户徐氏人家,几代人承租家族的祭田和学田。

松涛韵古音 2025-10-09 12:15:22

民国真幸福?地主也不聊生啊! 福建建宁有户徐氏人家,几代人承租家族的祭田和学田。 到了徐明修这代,好不容易家里供他考上了秀才,科举却中断了。没办法,徐明修一边种田,一边当私塾先生,还开了豆腐坊和米房。多种经营,脑子灵光,逐渐富裕起来,有了属于自家的田产和林地,并且越来越多,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富户。 按照今天不少影视剧和文学作品的路数,这样的富户,妥妥的地主兼工商业资本家,还不得幸福满满吗? 这个问题,其实解放后,很多人也问过徐家的少爷徐伯贤:“你家在解放前很有钱,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吧!” 但徐伯贤可乐不起来,说到这些,他不禁回首往事,长吁短叹:“那是什么样的世道啊!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官匪一家,荼毒乡民,穷百姓们苦日难熬,自不待言,就是殷实之家,若不与地方恶势力勾结,又怎能安宁?哪来日子好过?” 换言之,徐家盘剥穷人,也同时遭受军阀、官僚、恶霸、土匪的压榨。民国的社会生态链,完全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 简单说,民国基层劣绅化。 劣绅来了,不但老百姓受害,“良绅”也就是那些相对遵纪守法,手段不那么极端的地主、商人,也成为砧板上的肉,而且相较穷人,他们的财产更多,“出栏率”更高,劣绅没有理由,不去宰割他们。 以徐家为例,也能看出民国时代,一般地主、商人的真实生存状态。 1927年,土豪刘蟹溪以“打击土匪”,“维持地方治安”为名,组织民团,穷人出丁,富户也跑不了,人有了枪得你们买,还有各种组织经费也得你们出,不出?后果很严重,你就是“匪”,你就是不稳定因素,人家有枪有人,还不随时修理你?于是徐家被迫缴去银元500块。 民团组织起来了,总该能维持治安,撵走土匪了吧? 1928年,徐家就被土匪抢了三次,仅一次肉票就讹了1200块。 惹不起我躲得起,徐家搬到隔壁的江西黎川,这下太平了吧? 没想到遇到“官匪”了! 土著军阀卢兴邦要“造福地方,兴办交通”,要县县通公路,开征筑路捐。 说得好听,直到1939年,卢兴邦老家——尤溪至尤溪口公路,也只挖了不足10公里的路基。其他几个县,比如沙县被搜刮去7万余元大洋,却一寸公路也没修。 真正给老百姓修路的是共产党,红军在解放了闽西北和闽北的几个县,建立了县级苏维埃政权后,即发动群众,对原有古道、驿道进行改建、拓宽,计有14条,长达1000余公里,初步改善了闽西北各县之间及与闽西之间的交通状况。 至于县县通公路,处处天堑变通途,直到1958年才实现,这更是解放后人民政府的功劳,与反动派毫无关系了。 除了卢兴邦,还有大大小小多如牛毛的官匪。 比如国民党的乡长王衍繁,原来是土匪,就绑过徐明修的肉票,后来摇身一变,成了“体制内”,更明抢了! 1943年,王衍繁以“抗日救国人人有责”为借口,强迫徐家购买“同盟胜利美金公债”500美元。请注意,王是福建的乡长,徐现在是江西人,而且江西已经摊派过一次了,怎么你福建还要跨界摊派,而且重复摊派? 徐明修拒缴,王衍繁大怒,强行把徐家在当地的土地、房产和商铺,统统充“公”,还在两地交界处的所有道路上,以安庆乡公所的名义,立下告示木牌,上书:“徐明修抗交美金公债,视同汉奸,该户在该地界内所有动产和不动产,一律标封,充抵公费。” 莫名其妙,就成了汉奸? 徐明修越想越气,从中央到地方,福建、江西两省都递了状子。 结果当然是官官相护,互踢皮球,最后你还得找王衍繁! 最后怎么办? 请看全文阅读:https://mp.weixin.qq.com/s/n0sYHd2bZbgUiODsqR_7jw

0 阅读:0
松涛韵古音

松涛韵古音

松涛韵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