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驻尼泊尔外交官朱敏才退休后,瞒着子女,带着妻子连夜离家,从此杳无音讯,直到十年后,一位老人被送往医院,这才得知,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2005年,刚从外交官和教师岗位上退休的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做了一个让家人不解的决定:他们带着简单的行李登上了前往贵州的火车。 这对夫妇在北京原本可以安享晚年,却选择去偏远山区支教,这一待就是近十年。 朱敏才曾是驻尼泊尔大使馆的经济商务参赞,在海外工作多年;孙丽娜则是北京市最早的一批小学英语教师,教学经验丰富。 促使他们做出这个决定的契机,是当时看到关于贵州山区教育条件艰苦的报道。尽管子女担心山区生活条件恶劣,两位老人还是毅然踏上了支教之路。 他们最初在望谟县复兴镇第二小学开始支教工作,随后转到条件更为艰苦的兴义市尖山苗寨小学。 这所小学是由当地村民每户背7000斤石头建成的,只有两间教室,且没有窗框。全校原本只有一名代课老师,负责四个年级所有课程。 在尖山小学,夫妇俩面临着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他们的卧室与男厕所仅一墙之隔,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需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入睡。 从学校到镇上需要步行四个多小时的山路,他们经常需要背着生活物资艰难往返。由于长期缺乏新鲜蔬菜和干净饮用水,两人的健康状况逐渐恶化。 尽管环境艰苦,夫妇俩仍全力投入教学。他们为孩子们开设了英语、音乐、体育等新课程,并用自己的退休金购买教学器材和学习用品。 孙丽娜因长期在高原强光下工作,右眼完全失明,左眼视力仅剩0.03;朱敏才也患上了高血糖、高血脂和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多种疾病。 九年间,他们先后在五所乡村小学支教,不仅改善了教学质量,还通过各种渠道为学校募集了350多万元善款。这些资金用于建设电脑教室、学生食堂和购买教学设备。 2014年,朱敏才在讲课途中突发脑溢血倒在了讲台上,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他们的支教故事这才被外界广泛知晓。经过抢救,朱敏才虽然保住了生命,但右侧身体瘫痪,语言能力也严重受损。 同年,夫妇俩被评为“最美乡村教师”,2015年又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们将获得的1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学校用于建设食堂和电脑教室。 更令人感动的是,他们帮助过的学生中,有人后来考出了612分的高考好成绩,实现了人生的重要跨越。 朱敏才于2022年在北京逝世,根据他生前的愿望,遗体捐献给了医学研究。孙丽娜继续坚守在教育公益事业上,她说只要还有能力,就会继续为山区孩子们贡献力量。 这对夫妇用近十年的坚守,为山区孩子们打开了通向外面世界的窗口,改变了无数孩子的命运。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无私奉献,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信息来源: 贵州文明网《孙丽娜、朱敏才:把爱献给贵州大山里的孩子》 中国文明网《七旬外交官夫妇山区支教10年》 宣讲家网《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朱敏才、孙丽娜》 首都文明网《[热心公益]朱敏才、孙丽娜:为山里的孩子推开一扇通向外界的窗》 环球网《病床上的支教前外交官夫妇:还要为山里孩子尽己所能》
2005年,中国驻尼泊尔外交官朱敏才退休后,瞒着子女,带着妻子连夜离家,从此杳无
玉尘飞啊
2025-10-09 13:44:2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