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大学教授何家庆来到深山调研,由于过于饥饿,于是就向村民讨吃的,不料村民居然端来一碗猪食,谁知这碗饭,竟改变了他此后的人生。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98年,安徽大学教授何家庆在西南深山调研时因饥饿向村民求助,村民端出一碗猪食。 何家庆含泪吃下后,并未抱怨,而是立即掏出笔记本记录“青饲料配方”,思考如何将这种食物改良为牲畜饲料。这一场景是他多年扶贫生涯的缩影。 何家庆1949年生于安庆一个贫寒家庭,依靠国家助学金和邻里接济完成学业。父亲曾用烟盒纸记录下58笔受助记录,并叮嘱他“读共产党的书,拿共产党的钱,要成顶天立地之业对得起人民”。 这份感恩之心成为他一生回报社会的动力,1984年,何家庆自费考察大别山,历时225天步行12684公里,采集植物标本3117种,成为全面考察大别山的第一人。 后来何家庆挂职绩溪县科技副县长,他骑自行车跑遍全县乡镇,指导蚕桑改良和魔芋种植。 水灾期间他涉水救灾感染血吸虫病,却将刚报销的1000元差旅费捐给灾民。当地百姓称他为“焦裕禄式的县长”。 到了1998年,何家庆带着全部积蓄27720元,开启西南扶贫之旅。305天里他跨越8省区,行程31600公里,举办培训班262次,培训芋农2万余人。 途中他遭遇17次车祸,被毒蛇咬伤,甚至被迫讨要猪食充饥,但始终坚持记录魔芋生长习性,推广种植技术。 何家庆生活极其简朴,常年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和解放鞋,却在2001年将安徽省政府奖励的10万元全部捐给“春蕾计划”。 他解释说:教师是教育人的人,不仅要教学生技能,还要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 退休后何家庆转向栝楼研究,2016年自费前往潜山、岳西等地推广栽培技术。2019年7月,他在潜山调研途中晕倒,被确诊为癌症晚期。 病床上他仍挂念农民收成,叮嘱学生“要让老百姓挣钱,有优良品种就能卖好价钱”。 10月19日何家庆逝世,遵照遗愿捐献了眼角膜。10月24日,两名农家少年接受移植重见光明。他银行卡里仅剩几百元,但研究的魔芋和栝楼技术已帮助无数农户脱贫。 何家庆用一生践行了父亲的嘱托:读共产党的书,拿共产党的钱,要为人民服务。他从一碗猪食看到扶贫契机,将个人饥饿转化为万家温饱,诠释了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担当。 信息来源: 央广网《何家庆:用生命践行为人民服务》 中国教育新闻网《一生执着科技扶贫的“魔芋大王”》 北京青年报《“魔芋大王”何家庆离世 曾自费扶贫数万公里传授技术》
1998年,大学教授何家庆来到深山调研,由于过于饥饿,于是就向村民讨吃的,不料村
玉尘飞啊
2025-10-09 21:40:05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