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统一台湾会很困难!”台湾名嘴赵少康曾表示大陆对台湾统一不是件易事,因为大部分老兵回大陆探亲之后,都选择回到台湾。 说起两岸探亲,得从 1987 年扯起。那年蒋经国已到晚年,台湾当局的 “三不政策” 还卡得死死的,那些 1949 年随国民党到台湾的外省人根本回不了家。 老兵们的思乡之情早已在心底积压了近四十年,最年轻的都已五十多岁,大陆的父母大多年过八旬,再不回去可能就真的见不上最后一面了。 因为这份迫切的思念,老兵何文德牵头成立了 “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他带着一群老伙计穿着印着 “想家” 的上衣,在台北街头发传单、喊口号,甚至在晚会上唱《母亲你在何方》时泣不成声,台下的观众也跟着哭成一片。 为了不连累家人,何文德还特意离了婚、写下遗书,就为了能替更多老兵争取到返乡的权利。紧接着,数万人冒雨聚集请愿的场景不断上演,那些嘶哑的 “我要回家” 的呼喊,终于撬动了僵硬的政策铁板。 1987 年 10 月 15 日,台湾当局宣布自 12 月 1 日起开放探亲,11 月 2 日受理申请的那天,台北和高雄的红十字会门口凌晨就排起了长队,当天就有 2000 多人完成登记,此后半年里登记人数更是达到 14 万。 大陆这边也立刻回应,国务院办公厅很快公布了接待办法,承诺保证台湾同胞来去自由。那些拿到探亲证的老兵,揣着攒了半辈子的钱,带着对亲人的牵挂,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可赵少康说大部分老兵探亲后都回了台湾,就觉得统一困难,这其实压根没看懂背后的缘由。当时大陆刚改革开放没多久,生活条件确实和台湾有差距,很多老兵在台湾已经生活了近四十年,有的在当地成了家、有了子女,有的靠着微薄的退伍金勉强立足,根本没有在大陆重新安家的经济能力。 而且当时两岸还没实现真正的 “三通”,往来很不方便,他们回台湾只是出于现实生活的考量,可不是不认同自己的根。 更别说那些老兵心里从来没忘过大陆。感动中国人物高秉涵就是最好的例子,他 20 多年里帮 100 多位过世老兵把骨灰带回大陆老家,有的送还给老兵的妻女,有的埋在亲人墓旁,还有的撒在家乡的土地上。 这些老兵常说 “活着已做游子,死了不能再做游魂”,这足以说明他们打心底里认定大陆才是根,回台湾只是暂时的居住选择。 可谁能想到,这短短几十年里,两岸交流早就从 “探亲” 变成了 “常来往”。从 1987 年到 2016 年,台湾居民赴大陆的人数累计就突破了 9041.6 万人次,而 2024 年一年的两岸人员往来就有 440.5 万人次,其中台湾同胞来大陆的就有 402.3 万人次,同比增长了 54.3%。 现在台胞来大陆上学能享受同等待遇,工作能参加社保,就连看病都能直接结算,越来越多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定居,两岸早就成了分不开的 “一家人”。 台湾竞争力论坛 2025 年 8 月的民调更能说明问题,近 65% 的台湾民众认为和平统一对台湾最有利,超过 86% 的人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觉得台湾未来会 “独立” 的只有 20% 多。 这些数据明明白白地显示,统一是大多数人的心愿,赵少康拿几十年前老兵回台湾的事说事儿,根本没看到现在两岸融合的大趋势。 说到底,老兵探亲后回台湾,不过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选择,和认不认同统一、支不支持统一压根不是一回事。 两岸同根同源,从 38 年隔绝到如今每年数百万人次往来,从老兵冒死请愿到青年双向奔赴,这些变化都在说明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只是不知道那些总拿旧眼光看两岸关系的人,会不会真的看懂这些年的变化?大家觉得两岸融合的脚步还能被什么挡住吗?欢迎在评论区说说自己的看法!
“大陆统一台湾会很困难!”台湾名嘴赵少康曾表示大陆对台湾统一不是件易事,因为大部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09 21:44: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