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面部狰狞,杀人不眨眼的老人被称为“活阎王”。他正是北大高材生、军统大特务谷正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10-09 21:49:19

这个面部狰狞,杀人不眨眼的老人被称为“活阎王”。他正是北大高材生、军统大特务谷正文。谷正文到底有多么令人心生畏惧。他的儿女都对他心生畏惧,不愿与他住在一起。就连军统大特务毛人凤都对其畏惧三分。   2005年梅雨季的台北,95岁的谷正文拄着拐杖,独自蹲在牯岭街旧书店的角落,手指在一本泛黄的《军统秘史》上划过。 养女谷美杏撑着伞在门口等他,看见他从怀里摸出个布包,里面是19枚生锈的军功章。 这些章背后的故事,连她都只听父亲零碎提过几句,比如那枚“忠勇勋章”,父亲说过是“当年在北平拿的”,却从不说具体为了什么。   这个走路都需要扶墙的老人,年轻时曾在北大校园里穿长衫、谈时政。1931年,21岁的他还叫郭同震,是燕园里的学生,手里常揣着进步书籍,和同学聊“国家未来”。 那时他家道中落,从山西汾阳的地主家庭到北平求学,连学费都要靠赊欠。 后来有人找他“做些文书工作”,给的报酬能覆盖学费,他没多问就答应了,直到拿到刻着“北平站联络员”的印章,才知道自己入了军统,还被要求改名叫谷正文。   抗战期间,谷正文在华北一带活动,具体做什么很少对人说,只偶尔跟谷美杏提过“那时常换住处,不敢跟人深交”。 抗战胜利后,他去了台湾,在台北郊区建了处叫“求实斋”的院子,院里总有人进进出出,深夜还亮着灯。 谷美杏小时候问过那些人是谁,父亲只说“是工作上的朋友”,却从不让她靠近书房——后来她才知道,书房里藏着电台和密报。   生活里的谷正文格外多疑。他结过四次婚,前几任妻子都没跟他长久,第三任妻子离开后,再也没回来过。 他对子女也总是防备,女儿郭晓兰年轻时从美国回来探望,刚进门就被他问“回来做什么?是不是受人所托?”; 后来一次争执中,他甚至拿出枪,子弹擦着女儿的腿打在墙上,郭晓兰从此再也没回过家。 只有谷美杏愿意留下,她记得父亲有次发烧,嘴里反复念叨“面粉……22个人……”,问起时,父亲却翻个身说“老糊涂了,胡话”。   上世纪70年代后,谷正文很少出门,每天坐在院子里晒晒太阳,整理旧物。谷美杏帮他收拾房间时; 发现过一叠泛黄的电报稿,上面的字大多模糊,只看清“香港”“飞机”“清洁员”几个词,她问父亲,父亲却把电报稿烧了,说“没用的东西,留着碍事”。 后来她在旧报纸上看到“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的报道,心里隐约有了猜测,却再也没敢提起。   退休后的谷正文迷上了逛旧书店,总想去淘些有关过去的书。2005年那次,他在书店里翻到《军统秘史》,看到里面提到自己的名字,手指抖了半天,最后还是谷美杏劝着才放下书。 回家的路上,他突然说“那些事,早该忘了”,可手里的布包却攥得更紧。   2007年初,谷正文住进医院,弥留之际,他让谷美杏把那些军功章放在枕边,嘴里断断续续说着“勋章……带好……”。 他走后,谷美杏按照遗愿,把勋章和他的遗体一起火化,没办葬礼,只有几个老同事来送了花圈,其中一个人跟谷美杏说“你父亲……当年是个‘狠角色’”,却没再多说。   如今,谷正文的名字很少再被提起。他曾经住过的“求实斋”,早就被拆了建成居民楼,牯岭街的旧书店也换了老板,没人知道这里曾有个拄着拐杖翻旧书的老人,藏着一肚子过去的事。 谷美杏偶尔会拿出父亲留下的旧照片,照片里的谷正文穿着军装,胸前别着勋章,眼神锐利,和她记忆里那个晚年温和的老人判若两人。 她把照片收在抽屉最底层,偶尔翻看时,会想起父亲蹲在旧书店角落的样子,或许对他来说,那些勋章和过去的事,终究是放不下,也忘不掉的。 主要信源:(搜狐新闻——曾主导暗杀周总理 军统老特务谷正文病逝)

0 阅读:0
锴锐说科技文化

锴锐说科技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