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丘说
二、安装认知“防火墙”
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说过:剌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那是我们成长的空间。
遇到不利于你的人或事,问自己三个问题:
这件事一年后,还重要吗?
对方的意图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
我的回应能改变实质,还是消耗自己?
美国将军科林·鲍威尔曾说:不要让别人的问题,成为你的问题。
真正的战场在你的目标里,而非他人的言辞里。把能量投入可控领域:你的行动、你的成长、你珍视的关系。
当对方的负面情绪袭来,你要觉知,对方陈述中有多少是可验证的事实?多少只是对方的情绪发泄。而他试图激发我的哪种负面情绪,或者,他无意识地激发了我哪种负面情绪?
觉知自己的情绪,做到不受力。有句话叫: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
你的战场在创造价值处,而非情绪泥潭。
三、收回你的能量
当愤怒来袭,别急着接招。启动你的心理防线:
1. 物理隔离(黄金10秒):感到被激怒时,立刻心中默数10秒,深呼吸,打断情绪反射弧,夺回自己的情绪控制权。
离开现场,去卫生间,或者去做一件具体的小事,比如扫地,与当下的情绪和解。
2. 视角切换(上帝之眼):想象自己如果对抗,如果与之纠缠,能达到我们的目标吗?能解决事情吗?能让关系更好吗?
开启第三视角,她的话反应了她什么样的心态?为什么会这样?
3. 意义重构(成长性思维):这样的情绪管控,锻炼我的定力,修炼了我的心性,提高了我情绪管理的能力。
在和女儿相处过程中,我经常会用到这套方法,让自己和当下的情绪和解,再去思考,我该如何接纳、然后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和情绪状态,跟她一起去探讨、解决问题。
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能决定,什么能进入你的精神世界。
从此刻起,把“不回应,不受力”刻进脑子里:
当起了无谓的争执,迅速离场:“我的时间很贵,你不值得我耗费”;当遇到恶意评价,立即删除,垃圾信息不配占用我任何的内存;当能量吸血鬼靠近,立马找个理由离开:我有点急事,要去处理。
《当下的力量》中揭示:痛苦源于对当下的抗拒,对负面事件的反复回应和受力,正是最深的抗拒。
在这个信息过载、情绪泛滥的时代,“不回应,不受力”,已成为高阶生存智慧。它不是冷漠麻木,而是对自己能量的尊重与高效配置。
你我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