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中将马克·赫特林勇敢地对国防部长赫格塞斯提出了挑战,他表示,他们并非任人摆布

文史资鉴堂 2025-10-09 22:10:49

美军中将马克·赫特林勇敢地对国防部长赫格塞斯提出了挑战,他表示,他们并非任人摆布的私人跟班,对于那些不合法的命令,他们坚决不会执行。   这话可把白宫炸开了锅,要知道赫格塞斯可是特朗普亲自任命的国防部长,而赫特林作为欧洲司令部前司令,他的表态代表着军方内部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自从 2025 年 1 月赫格塞斯上任后,这位前福克斯新闻主持人出身的国防部长就开始推行一系列激进政策。   他先是在 3 月提出未来 5 年每年削减 8% 国防预算的计划,把欧洲司令部、非洲司令部这些传统热点地区排除在预算白名单之外,却把大量资金转向美墨边境和印太地区。   接着又在 9 月 30 日召集全球近千名美军将领回美国开会,名义上是讨论军事改革,实际上却变成了一场忠诚宣誓大会。   特朗普在会上公开要求军队介入国内政治,甚至点名要把洛杉矶、芝加哥等民主党控制的城市作为国民警卫队的训练场。   这种做法彻底触怒了军方高层。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做法正在动摇美军的根基。自 1951 年《军事司法统一法典》实施以来,美军一直强调军人只服从合法命令,而赫格塞斯的所作所为正在模糊这条底线。   其实,赫特林的抗议并非孤立事件。就在这场大会结束后第二天,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司令托马斯・比西尔上将就以个人原因申请退役。   这位掌管着美国三分之二核力量的将领,曾在科索沃战争中执行过对中国大使馆的轰炸任务。紧接着,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布莱恩・芬顿也宣布辞职。   这两人的离职被外界解读为对特朗普政府将军队政治化的无声抗议。据《华盛顿邮报》披露,自赫格塞斯上任以来,已有超过十名高级军官被解职或主动辞职,创下了近 30 年的纪录。   赫格塞斯的激进政策之所以引发强烈反弹,深层次原因在于美国军事战略的重大调整。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战略收缩正在引发盟友的不满。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 10 月 4 日的欧盟峰会上公开表示,美国的做法 不可接受,欧盟必须加快推进防务一体化进程。法国总统马克龙则暗示,欧洲可能需要建立独立于北约的军事指挥体系。   这种连锁反应正在削弱美国的全球影响力,而赫格塞斯的强硬态度似乎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在 10 月 1 日的记者会上仍然坚持:美国军队首先要保卫的是美国本土。   面对军方的集体抵制,特朗普政府似乎并没有妥协的迹象。10 月 4 日,白宫宣布向芝加哥部署国民警卫队,理由是打击犯罪。   这一行动被民主党批评为军事政变的前兆,而赫格塞斯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却称这是必要的维稳措施。这种对抗正在把美国推向分裂的边缘。   一边是试图重塑军队忠诚的特朗普政府,另一边是坚守职业操守的军方高层,双方的博弈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赫特林的抗议得到了不少退役军人的支持。   现在的问题是,这场风波将如何收场。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军高层的集体抗议往往能对政府决策产生重大影响。1993 年克林顿政府试图推动同性恋从军政策时,就因军方反对而被迫妥协。   这次的情况显然更加复杂 —— 特朗普政府的强硬态度和赫格塞斯的激进改革,正在挑战美军最核心的价值观。如果双方继续僵持下去,很可能会引发宪政危机。   对于普通美国人来说,这场风波带来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10 月 6 日,美国国防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的股价暴跌 7%,原因是投资者担心军费削减会影响 F-35 战斗机项目的推进。   与此同时,驻日美军基地的士兵们开始收到通知,部分轮换计划可能被取消,这让那些期待回家的军人家庭陷入焦虑。   这场看似军方内部的权力斗争,实际上暴露了美国更深层次的问题:在国力相对衰退的背景下,美国该如何调整其全球战略?是继续充当 世界警察,还是收缩力量保卫本土?   这个问题不仅关乎美军的未来,更关乎美国在国际秩序中的角色定位。而赫特林和赫格塞斯的对抗,不过是这场战略转型的一个缩影。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有一点是明确的:美国军队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涉及军事战略的调整,更涉及军队与政府、军队与社会的关系重构。   赫特林的抗议,或许正是这场变革的开端。正如他在采访中所说:军人的职责是保卫国家,而不是保卫某个政党或个人。这句话,或许道出了所有美国军人的心声。    

0 阅读:0
文史资鉴堂

文史资鉴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