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货币并非单一法定货币,其全称为上海合作组织本币结算体系及相关金融合作机制,本质是上合框架下的多边本币结算体系,俗称上合货币一体化,核心是推动成员国货币直接兑换与结算。 这一体系的关键载体,是 2024 年 8 月 8 日在青岛正式揭牌的 “上合国际资本港货币交易联盟”。 当天,上合示范区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 8 家金融机构共同签署《上合国际资本港货币交易联盟公约》,同步启动了首期国际货币交易,标志着该结算体系进入实质运作阶段。 其设立初衷很明确:打破对美元等第三方货币的依赖,通过多元货币制度降低成员国贸易投资成本与风险。 具体来看,运作模式主要围绕三大支柱展开。 首先是货币挂牌交易服务,联盟搭建了专门的交易平台,推动人民币、卢布、坚戈等成员国货币直接兑换,首期交易就已涵盖坚戈与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这意味着成员国企业做跨境生意时,不用先把本币换成美元,再换成交易对方货币,直接就能完成结算。 其次是跨境金融合作机制,联盟正探索建立标准化的本币跨境结算和汇兑机制,让不同货币间的汇率形成更透明、交易更便捷。 最后是基础设施支撑,多数成员国可依托中国跨境支付系统 CIPS 等独立设施完成交易清算,确保结算过程的技术安全与自主可控。 这套体系的实际价值,已在贸易往来中显现。 最典型的是中俄贸易,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公开表示,两国超过 80% 的贸易结算已使用卢布和人民币。 要知道 2021 年时这一比例仅 25%,短短两年多的快速提升,正是本币结算机制落地的直接成果。 对企业来说,这种转变能实实在在降低成本:省去美元清算的中间环节费用,同时规避美元汇率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 比如中欧班列运营方就反馈,引入人民币结算后,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都便捷了不少。 从区域经济层面看,这一体系的核心价值在于摆脱美元霸权干扰。 以往上合国家贸易中,即便双方都不想用美元,也常因缺乏直接兑换渠道被迫依赖第三方货币,且美元清算系统还可能被用作政治施压工具。 现在通过联盟的挂牌交易和 CIPS 的独立清算,成员国能自主掌控交易流程,比如哈萨克斯坦的坚戈可直接与人民币兑换,不用再经过美元中转。 这种独立性在能源贸易中尤为重要,中俄能源交易已全部采用本币结算,既保障了交易安全,也提升了两国经济主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体系并非要取代成员国现有货币,而是打造 “货币朋友圈”。 它不设统一法定货币,而是尊重各国货币主权,让人民币、卢布、坚戈等都能在交易中发挥作用。 8 家金融机构共建的联盟平台,更像是一个 “货币交易超市”,成员国可根据需求选择兑换币种,灵活性远超单一货币联盟。 从发展前景看,首期交易的启动只是开端。 随着标准化汇率机制的完善,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成员国货币加入挂牌交易,本币结算的覆盖范围也将从货物贸易延伸到服务贸易、投资合作等领域。 对中小企业来说,这意味着跨境生意的门槛会进一步降低,不用再为多币种兑换的复杂流程和成本发愁。 总体来看,上合本币结算体系是应对全球货币格局变化的务实选择。 它用多元合作的方式替代单一货币主导,用自主清算设施保障交易安全,既解决了成员国的实际贸易需求,也为区域经济稳定提供了金融支撑。 从中俄贸易的高比例本币结算,到坚戈与人民币的直接兑换,这些具体进展都在说明:摆脱美元依赖不是口号,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这一机制的持续运转,不仅会深化上合国家间的经济联系,也可能为全球其他区域组织提供金融合作的新范本。 信源:上合发表联合宣言,将使用本币结算取代美元结算,准备跟美国摊牌——吴Kan财
上合货币并非单一法定货币,其全称为上海合作组织本币结算体系及相关金融合作机制,本
高干评世界
2025-10-09 22:12: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