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22亿美元,买了20架J-10,感觉成飞涨价了。   不少人看到孟加拉国

文史资鉴堂 2025-10-09 22:12:08

孟加拉国22亿美元,买了20架J-10,感觉成飞涨价了。   不少人看到孟加拉国花 22 亿美元买 20 架 J-10,第一反应就是 成飞这是涨价了吧,毕竟当初巴基斯坦买 J-10CE,单架都没超过 1 亿美元,这么一算孟加拉国单机成本都到 1.1 亿了,看着确实贵了点。   其实这里面有个门道,军售这事儿从来不是买个裸机那么简单,要是把全链条的成本都拆开算,就知道这价格其实挺合理的,压根不是故意涨价。   咱先说说巴基斯坦当初买 J-10CE 那事儿,早年间有消息说巴基斯坦首批采购 36 架 J-10 相关型号,总合同价 14 亿美元,算下来单机才四千多万美元,后来采购 J-10CE 的时候价格涨了些,但确实没超过 1 亿美元。   不过要注意的是,巴基斯坦跟咱们的关系摆在那儿,又是 J-10 出口的第一个客户,多少能拿到些首单优惠,而且当时的合同里,有些配套服务可能是单独核算,或者后续再补签的,不一定都算在最初的单机价格里。   那会儿为了帮巴基斯坦快速形成战斗力,咱们还转让了部分生产技术,这部分技术成本没摊到单机里,自然显得价格低。   再看国际上军售的规矩,就没有只卖飞机壳子的。美国卖给日本 105 架 F-35,总价 231 亿美元,这里面不光有战机本身,还包含 110 台发动机、电子战系统、训练装备,连后续的维护升级服务都算进去了。   还有美国之前计划售台 50 亿美元武器,明说总价里包括培训成本、备件这些,根本没法单独算清楚裸机价。   这都是行业惯例,毕竟买战机是为了打仗,不是摆着看的,得让飞行员会开、地勤会修,还得有配套的导弹、雷达这些武器装备,不然飞机上天了也是个活靶子。   孟加拉国这 22 亿美元的合同,其实就是把这些隐形成本全打包进去了。   首先飞机本身可能就有升级,现在的 J-10 出口型号比巴基斯坦当初买的那批,航电系统、雷达性能都有提升,比如换了更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同时跟踪更多目标,这成本自然上去了。   然后是配套的武器,要让 J-10 能发挥战斗力,肯定得配霹雳 - 15 中距空空导弹、霹雳 - 10 近距格斗导弹这些,这些导弹可不是白送的,一枚就得几百万美元,20 架飞机配下来就是一大笔钱。   更费钱的是全链条的培训和保障。孟加拉国空军之前没怎么用过这种先进的三代半战机,飞行员得从零开始学,不光要练起降,还得练空战战术、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操作,这得派专业的教官手把手教,少说得练个一年半载,培训费可不是小数目。   地勤人员也得培训,J-10 的发动机、航电系统都很精密,怎么拆修、怎么保养、怎么排查故障,都得学专业技术,还得配套买维护设备,比如雷达检测仪器、发动机维修工具,这些设备比一般的机械工具贵多了。   合同里十有八九还包含了后续的备件供应保障。战机用个几年就得换零件,比如发动机的叶片、航电系统的芯片,要是没有稳定的备件来源,战机很容易趴窝。   孟加拉国肯定会要求成飞保证未来 5 到 10 年的备件供应,这部分提前预付的备件款也得算进总合同里。   对比一下美国卖 F-16 的价格,阿联酋买的 F-16C Block 60 裸机就快 8000 万美元,要是加上同样的配套武器、培训和备件,单机成本早就超过 1 亿美元了,这么一看 J-10 的价格反而算实惠的。   孟加拉国这次采购是一步到位,直接把能想到的需求全打包进合同了,不像有些国家先买飞机,后续再慢慢补购武器、请人培训,那样看似初期单价低,算总账反而更贵。   成飞这报价其实是把所有成本都透明化了,没有藏着掖着的后续收费,这也是为啥懂行的都觉得合理。   毕竟买战机是长期投资,得算从能飞上天到能打胜仗的总账,不能光盯着单机裸机价看,这么一想,22 亿美元 20 架真不算涨价,反而是笔挺实在的买卖。

0 阅读:64
文史资鉴堂

文史资鉴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