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加坡不能心慈手软。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在日前的演讲中说,我们和中国人同宗同祖,

一脚油门到拉萨 2025-10-09 22:14:08

对新加坡不能心慈手软。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在日前的演讲中说,我们和中国人同宗同祖,为什么不同意?他这句话讲完后,台下的新加坡人一阵哄笑。 新加坡建国六十年来,始终奉行务实外交,绝不轻易选边站队。2025年9月9日,李显龙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论坛上直言,新加坡华人虽多,但国家认同优先于种族情感。这番表态,源于小国在巨变中的生存压力。 全球地缘格局下,美国推动印太战略,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新加坡夹在中间,经济上离不开中国市场,安全上依赖美国保障。华人人口虽占七成七,却需顾及马来人和印度裔的多元平衡。国防预算达234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3.2%,东南亚最高,主要用于采购美国F-16战机和以色列技术。樟宜海军基地常驻美舰,成为区域“不沉航母”。 这些投入,确保小国在南海等热点上不被忽视,却也限制了与中国的亲近空间。现实中,新加坡企业40%稀土加工靠中国原料,一旦供应中断,半导体产业首当其冲。港口吞吐量全球第一,但马来西亚关丹港扩建,已分流三成货运。这样的双重依赖,让新加坡决策层清醒:情感不能凌驾原则,否则一步错,满盘皆输。 李显龙的演讲,点破了新加坡华人身份的尴尬。许多新加坡人保留祖籍情结,节日里忆起故土风情,可国家层面必须面对多元现实。2025年香格里拉对话上,新防长陈振声重申,不选边站,只守原则。这话听来中立,实则透着小国精明。 面对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的呼吁,亚洲国家需增防预算对抗中国“威胁”,新加坡表面附和,实际加大与美澳联合演习,如“勇士印记2025”,直升机实弹射击全覆盖。可转头,陈振声访华香山论坛,又强调提供价值换取空间。南海问题上,新加坡非声索国,却总在国际场合要求中国澄清立场。 2025年9月17日至19日,在新加坡举行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49次联合工作组会,东盟与中国讨论落实宣言,新加坡主持却保持距离,只推国际法解决。这两面性,源于生存逻辑:帮中国说话,丢美国安全伞;偏美一方,失中国经济蛋糕。去年中美芯片管制,已伤新加坡半导体中心地位,美国还拖延投资承诺,却急推菲律宾基地协议。新加坡只能步步让步,提供军舰维修和弹药储存,换取勉强保障。 经济纽带是新加坡对华亲近的底牌。中国是其最大贸易伙伴,2025年全球经济排名中,中国恢复快于美国,新加坡增速虽稳,却不及印尼。稀土出口加最终用户核查,新加坡企业须申报用途,一查转卖美国军工,即入黑名单。这招直击要害,迫使本地加工厂调整供应链。另一方面,中国推马来西亚皇京港,深水码头建好,分流新加坡港货运,威胁其世界第一大港宝座。2025年一带一路项目遍地开花,新加坡虽受益,却担心过度依赖。 国防上,新加坡飞行员赴美澳训练,融入以色列军事技术,演习模式高度互通。可中国军舰南海巡航,芯片突破封锁,让新加坡掂量风险。李显龙早年就承认,中美利益绑定太深,不可能全倒一边。2025年美国地区保障框架,要求新加坡扩建设施,否则减投资。新加坡照办,却换来敷衍回应。菲律宾基地建到家门口,对新加坡诉求却拖沓。这小国无奈,只能用原则包装现实,笑对尴尬。 新加坡的“毒虾”战略,本意是小身躯大毒刺,威慑周边。2025财年国防开支激增12%,加速疫情延误项目,采购F-35和潜艇,强化制海空权。可这战略升级,也暴露脆弱。美国亚太军费300亿美元/年,远超中国周边总和,却总污名化中国正常建设,挑拨邻国。新加坡媒体有时附和,如用组屋文化比喻南海,把中国比作占走廊邻居。这操作虽低级,却未遭反驳。 另一方面,新加坡与中国签海上搜救协议,海巡船访港交换文件,合作照旧。陈振声在香格里拉闭幕演说,谈台海时称由中国人决定,不希望冲突。这话接地气,却避开锋芒。全球金融危机隐患、中东动荡加剧,新加坡前外长预测,中美关系五年内趋稳,中国稀土牌让美国难回应。军事情势下,新加坡不会贸然选边,只求护栏清晰,防竞争变冲突。这样的定位,保住了短期平衡,却难掩长远隐忧。

0 阅读:0
一脚油门到拉萨

一脚油门到拉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