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宣布了   10月8日凌晨,以色列军方再次对前往加沙的援助船队动手,登船、

文史资鉴堂 2025-10-09 22:17:59

以色列宣布了   10月8日凌晨,以色列军方再次对前往加沙的援助船队动手,登船、断通讯、扣船员,一套流程熟练得让人惊心。   这可不是今年头一回耍横,才刚进 10 月,他们就拦过全球坚韧船队的 41 艘船,没过几天,连第 42 艘漏网的也给扣了,如今又轮到了这支自由舰队的分队,说白了就是认准了加沙人没地方说理,拿人道主义当空气。   先说说 10 月 8 日遭殃的这支船队,其实是 9 月底从欧洲出发的 自由舰队分队,总共 9 艘船,上面 100 多个国际活动人士,拉的全是加沙人活命的根本。   帐篷、药品、过冬的防水布,还有给儿童医院凑的抗生素。结果船还没见着加沙的海岸线,以军的军舰就围上来了,通讯信号先给掐了,跟着戴着头盔的突击队顺着悬索往下跳,没等船员反应过来就控制了甲板。   船队负责人在社交媒体上急得直骂,说这是在公海抢船,根本没把国际法当回事,但以色列外交部倒说得轻描淡写,就一句船被拖去港口,人会驱逐,那语气跟捡了块石头似的随意。   这哪是什么突发行动,分明是早有预谋的熟练工种。你往前倒几天,10 月 1 号夜里那出更离谱,以军拦了全球坚韧船队的 47 艘船,从西班牙出发的,载着 500 多人,连瑞典那个有名的环保活动家格蕾塔・通贝里都在船上。   以军动用上了海军突击队、导弹舰队,还有港口安全部队,先登 6 艘大船控场,再收拾小船,前前后后折腾 12 个小时,把所有船都拖到了阿什杜德港。   一开始说扣了 41 艘,后来连躲在后面的第 42 艘也没放过,船上 470 多人全给扣了,说是要驱逐出境。   到 10 月 5 号,西班牙的 21 个公民先被送回国,法国的 28 个人要被驱赶到希腊,波兰那 3 个不肯签自愿离境的,还得等着法院审,这哪是处理挑衅者,分明是把人当犯人折腾。   以色列这边倒好,嘴硬得很,一口咬定这些船队里有哈马斯的人,物资可能被用来搞恐怖活动,说自己是在阻止船只进入战区,总理内塔尼亚胡还特意夸军队干得好。可这话谁信啊?   全球坚韧船队的组织者早就说了,船上全是国际志愿者,物资都是公开采购的食品、药品,跟哈马斯八竿子打不着。加沙现在是什么样?   联合国 10 月份刚发警告,近百万民众冬天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9 月到 11 月就 28.5 万人拿到维修援助,剩下的人只能在漏雨的临时避难所里挨冻。   而且援助物资根本进不去,每周就 10 辆卡车能进加沙,联合国采购的防水布和密封包,要两个月才能送完,就这情况,以色列还拦着救命的船,这安全防控防的是恐怖分子,还是防着加沙人活下去?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以色列这是拿封锁当筹码,一边用安全当遮羞布,一边死死掐着加沙的物资命脉。   从 2007 年就开始搞海上封锁,这些年拦过的援助船数都数不清,早年前还出过开枪打死志愿者的事,现在是学聪明了,不杀人但把船扣得更死,通讯一断谁也不知道海上发生了啥,等外界知道的时候人都被押到以色列港口了。   这套路跟他们之前拦全球坚韧船队一模一样,先在公海动手 —— 要知道公海拦截民用船只根本违反国际法 —— 再把哈马斯关联的帽子扣上,最后逼着人接受物资送检,可真送去阿什杜德港的物资,十有八九是扣着不发,或者只给一点点做样子。   国际社会早就看不下去了。南非总统直接说以色列违反国际法,土耳其骂这是恐怖行径,检方还专门调查本国公民被扣押的事,卡塔尔呼吁紧急调查,比利时更是直接召见了以色列大使。   最硬气的是哥伦比亚,总统直接宣布驱逐以色列所有外交人员,还终止了两国的自贸协定,就因为以色列扣了他们两个公民,说内塔尼亚胡在犯国际罪行。   西班牙更别提了,船上 65 个本国人,外交大臣气得紧急召见以色列临时代办,意大利工会都号召总罢工支持船队,这可不是几个国家抗议,是全世界都在戳以色列的脊梁骨。   可以色列压根不当回事,内塔尼亚胡还在那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守护了安全。他们心里门儿清,加沙越缺物资,哈马斯的压力就越大,国际社会再骂,只要能压住巴勒斯坦方面,这点谴责根本不算啥。   他们忘了,船上装的是大米、药品、过冬的防水布,是加沙孩子的奶粉,是老人的救命药,这些东西跟恐怖主义半毛钱关系没有。   现在自由舰队的船被拖走了,全球坚韧船队的人还在被驱逐,加沙的冬天越来越冷,那些被拦在海上的物资,本来能让几百个家庭熬过这个冬天,现在全成了以色列安全防控的牺牲品。   以色列这哪里是防控安全,分明是在拿加沙人的命当谈判筹码,仗着有靠山就肆意妄为。可国际社会的眼睛是亮的,扣船扣人能逞一时之快,却堵不住全世界的嘴,更解不了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   要是真为了安全,就该放开援助通道,让救命的物资进去;要是真讲国际法,就该停止在公海拦船的霸道行径。    

0 阅读:12
文史资鉴堂

文史资鉴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