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中国人养不起高速?8年亏空6万亿,美国高速免费却能盈利。美国的高速随便上,不收费,最后还能盈利,可中国的高速要收费,反而还亏欠,8年时间足足有6万亿的亏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白了,美国高速的“免费午餐”只是换了个收费方式,所谓的盈利不过是把账单藏进了加油枪和特殊路段里。1956年美国搞高速公路信托基金,87.6%的钱都来自燃油税,还有轮胎税、卡车税跟着凑数,等于谁开车多谁就多掏钱,只是没在高速入口设卡而已。 就像现在去美国加油,每加仑油里藏着的税费,早把高速养护的钱提前收了。更别说2025年纽约刚推行的拥堵费,进曼哈顿60街以南工作日高峰至少交9美元,一年能筹150亿美元修地铁,这哪是免费,分明是把收费站搬到了城市核心区,连出租车乘客都得跟着买单。 而且美国并非全免费,9万公里高速里8.8%都是收费路段,只是没把“收费”俩字写在所有路口罢了。 中国高速的6万亿亏空更像“成长的代价”,跟经营好坏没多大关系,纯粹是基建冲刺期的必然结果。要知道中国高速是“贷款修路、收费还贷”起家的,1988年第一条高速建的时候,全国私车才82万辆,靠燃油税根本筹不到钱,只能向银行借钱赶工期。 短短几十年修到世界第一,2011年就有8.5万公里,比美国黄金时代每年多建好几倍,这速度背后全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四川雅康高速每公里造价1.7亿,北京新机场高速更是飙到4.9亿,中西部那些穿山越岭的路段,光征地和架桥的成本就压得人喘不过气。 更要命的是债务利息,2023年高速负债超8万亿,就算按6%的利率算,一年利息就得4800亿,而2024年全年通行费也就5400亿,刨去养护、人工成本,剩下的钱还利息都费劲,亏损自然滚雪球。 而且国情差异可不是套话,美国建高速时汽车保有量就有4000万辆,咱们2000年才刚过1000万辆,早年学美国收燃油税根本是杯水车薪。 而且中国高速要扛的责任比美国重多了,安徽吴庄收费站作为皖苏门户,日常车流量4.4万辆,节假日飙到18.5万辆,既要当长三角的交通枢纽,又要扛着中西部进出东部的车流,这种公益属性注定不能只算经济账。 很多中西部高速修在人烟稀少的地方,比如连接偏远县城的路段,一天车流量还没吴庄收费站一小时多,但为了脱贫和物流,再亏也得建,这跟美国只在人口密集区修高速的逻辑完全不一样。 更别说中国每年节假日还要搞免费通行,就像2025年国庆8天,吴庄收费站86万台次车流里大半是免费通行的,收入少了但养护成本一点没降,亏损只能往上涨。 现在新能源车越来越多,2025年渗透率眼看要往上冲,等占比超过50%,按里程收费的技术成熟了,说不定就能像美国那样把费用摊到日常使用里。到时候不用再靠收费站卡点收费,既省了人工成本,又能让高速回归公益属性。 说到底中国高速的亏损不是养不起,是在为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买单,就像先把路铺到家门口,再慢慢算细账,这种基建先行的思路,可比盯着眼前盈亏的短视做法靠谱多了。 毕竟美国高速早过了建设高峰期,现在只需要修修补补,而咱们还在补历史的课,等建设高峰过去,债务慢慢还清,说不定也能探索出更划算的模式。
14亿中国人养不起高速?8年亏空6万亿,美国高速免费却能盈利。美国的高速随便上,
兰亭说事
2025-10-10 11:49:40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