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反腐倡廉的道路上,每查处、揪出、审判一个腐败分子,基本上都冠以理想信念的缺

楠熙趣事 2025-10-10 12:14:55

我们在反腐倡廉的道路上,每查处、揪出、审判一个腐败分子,基本上都冠以理想信念的缺失,道德品质的败坏,服务意识的淡薄,成为金钱的俘虏等话语,基本上是对所有贪污受贿犯罪分子的固定的模式。然而,我们很难听到这些腐败分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为什么不深挖,追根溯源彻底铲除腐败的土壤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对于那些动不动就涉案上千万上亿元的腐败分子,他们的不义之财,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分是受贿资金,贪污占比很少。国家和单位集体的资金,哪有那么多容他们贪污。而受贿就不同的,那是一对一两个人的秘密行为,那是一个愿送一个愿收的事。腐败分子之所以敢收受贿赂,主要原因就是自以为做的神不知鬼不觉。以权谋私,收了人家的钱,就要为人家办事,而损害的只有国家和人民的公共利益。 俗话说得好,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官员收受贿赂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行贿。而行贿者大除一部分买官者,大都不是公职人员,要么是个体私营业主或是私营企业集团的老板,他们行贿的目的就是为了个人既得利益,想买通官员手中的权力,为自己的目的开绿灯。作为当权者,由于诋不住金钱的诱惑,拿了人家的钱财,就要为人家办事,其结果就是国家、集体的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坑害的是人民群众,败坏的是政府的形象。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现在实行的是混合所有制形式,既有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份,也有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成份。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促使着个体从业者绞尽脑汁、千方百计的在投入和产出上下功夫。他们总是想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更大的利益,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要不择手段,而官商勾结是最好的捷径。于是,他们就使出浑身的解数,拉拢官员下水,与之同流合污。而对官员最好的回报就是送钱。 从这一点来看,行贿和受贿是一对危害社会的孪生虫,在惩罚上应该是一视同仁。然而,我们的现实司法实践活动中,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只是对受贿者的判刑,要么是有期徒刑,要么是无期和死缓,罪行特大的才判死刑。而行贿者,尽管巜刑法》中有条文规定,但具体到人,是很少见有判刑的。对于那些受贿上千万、上亿元的官员,一次性收取上百万、上千万肯定是有的,真正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却寥寥无几。官员贪污 治理腐败 腐败官员 官僚贪腐 腐败分子

0 阅读:41
楠熙趣事

楠熙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