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公布:2025年前10个月,巴西大

寻觅往昔风华 2025-10-10 12:16:56

10 月 9 日,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公布:2025 年前 10 个月,巴西大豆出口总量突破 1.022 亿吨,改写历史纪录!全年出口量预计冲上 1.1 亿吨,彻底超越 2023 年的成绩单。   这个突破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今年从3月开始,巴西大豆装船数据就一路飙升,背后是他们种植面积继续扩大、单产上新高、天气条件也给力,再加上港口扩能和物流配套跟上,出货节奏比以往更快,而真正把这场纪录推向高潮的,是中国市场的狂热采购——9月一个月,中国就买走了巴西93%的大豆出口量,总量650万吨,整个前十个月的累计占比也逼近80%,这个比例在全球农产品贸易里头几乎是前所未有的。   有意思的是,这种“包圆式”采购模式并不新鲜,中国对大豆的高度依赖由来已久,从人们餐桌上的豆油、豆腐,到猪牛鸡的饲料豆粕,都离不开它,问题是,国内种得少,需求却年年涨,大量进口几乎成了刚需,那选谁买?   美国关税高、态度飘忽、政策反复,巴西稳定、价格实在、愿意配合,还讲环保、搞认证,选谁还用说?你怎么看待中国这种高度集中式采购,是优势还是风险?   这场看似普通的农产品交易,背后其实牵动着中美巴三国的农业格局和全球话语权的博弈,过去十年,美国大豆一度是中国进口主力,占比接近一半,但自打贸易摩擦升温后,不但关税抬高了价格,美国那套“你得听我的”的交易逻辑也让中国进口商极度反感。   反观巴西这边,不但愿意打配合,还主动提升种植水平,什么“零毁林”认证、产地溯源体系、碳排控制一项不落,简直是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这不单是卖货卖得多的问题,而是巴西已经在用中国市场的钱,升级它整个农业体系,建港口、买机械、搞科技,反过来又能产得更多、卖得更稳。   等你回头再看美国,它不仅出口掉了份额,连本国农民都吃亏,产量连年下滑,还得看着竞争对手坐稳全球头把交椅,中国这种采购思路,其实已经从“我要吃得饱”升级到了“我要吃得稳、吃得有选择权”。   看起来是在依赖巴西,但实际上是通过绑定最有潜力的供应方,把价格、环保、稳定性都拎在自己手里,这跟过去那种“谁便宜买谁”的逻辑不一样了,是一种更有主导权的供应链设计。   当然,这条路也不是没有挑战。气候变化、极端天气、航运风险,都可能冲击巴西未来的供给能力,中国也得未雨绸缪,多点布局、分散风险,但就眼下来看,把资源压在愿意共赢、能稳定供货、愿意遵守规则的合作方身上,比在一个动不动就翻脸的市场里博弈来得划算多了。   粮食这种东西,表面看是贸易,背后却是国与国之间的信任、规则和长远眼光的比拼,谁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不光靠自己种得多,还得选对合作对象,能长期稳定走下去的那种才是真朋友。   稳定的大豆供应不只是为了保障餐桌,更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粮食,不只是吃的,更是博弈桌上的底牌。   你觉得,像大豆这种基础农产品,是该全球分散采购,还是专注和像巴西这样的稳定伙伴深度绑定?欢迎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参考资料:每日经济新闻——巴西今年大豆出口总量创新高

0 阅读:23

猜你喜欢

寻觅往昔风华

寻觅往昔风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