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白县,火到人民日报!”10月8日报道,男子去长白县旅游,看到路边有很多菜贩摆摊,突然一辆警车开过来,横在路中间把路拦了!他以为民警要驱赶小贩,来个“瓮中捉鳖”,可民警们的做法让他意想不到![玫瑰] 吉林长白县是个只有七八万人口的小县城,紧挨着朝鲜边境,每天傍晚五点半左右,县城主街上就开始热闹起来,卖菜的、卖水果的、卖山货的,陆续把摊位摆出来。 这时候会有两辆警车开过来,直接横在路口,把这段路给封了,路过的车辆得绕行,这块地方就专门留给摆摊的用。 有外地游客第一次看到这场景,还以为是城管来清理摊贩了,结果仔细一看警察就站在旁边维持秩序,摊贩们该干嘛干嘛,一点都不慌。 有游客好奇地问了问,才知道这是当地的固定做法,已经坚持好几年了。 长白县的夜市从傍晚开到晚上十点,这段时间主街就是步行街摊主们不用交摊位费,也不用担心被赶踏踏实实做生意,卖的东西大多是本地产的,新鲜蔬菜刚从地里挖出来带着泥土,价格比超市便宜一大截。 有个摊主卖玉米五块钱三个都是当天早上摘的,旁边卖土豆的十块钱一大袋子,够一家人吃好几顿。 还有卖野生蘑菇的、卖蜂蜜的、卖手工艺品的,品种挺丰富,本地人下班路过就顺手买点菜回家,游客也爱来逛逛感受小城的生活气息。 负责值守的民警主要是维持秩序,防止有人占道太多或者发生纠纷,有时候摊位摆得有点乱,民警会提醒调整一下。 民警态度都很和气,有摊主说民警还跟他们说过“你们放心摆吧,有事找我们”,这话听着就觉得心里踏实。 这种做法在长白县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形成的。 几年前夜市也有但管理比较混乱,摊贩到处摆影响交通居民也有意见,后来县里决定划出固定区域规定固定时间,用警车封路来保证安全效果慢慢就显现出来了。 夜市带动了周边的生意,附近的餐馆、小店,晚上的客流明显增加,有家烧烤店的老板说,以前晚上八点以后基本没人,现在能营业到十一点,生意好的时候座位都不够,夜市成了一个集聚人气的地方,整个县城的夜间经济都活跃起来了。 这种管理方式其实不复杂,关键是转变了思路,以前很多地方把摊贩当成管理对象,想的是怎么不让他们影响市容,长白县换了个角度,把摊贩当成服务对象,想的是怎么帮他们解决经营中的困难,一字之差效果完全不同。 此事一出,不少网友纷纷赞扬并在网上讨论: “一个城市的温度,往往体现在对小商小贩的态度上。” “高楼大厦、宽敞马路固然重要,但真正让人觉得温暖的,是那些充满烟火气的角落。” “长白县用警车护航夜市,看似是个小动作,实际上传递的是一种理念,就是城市是为人服务的,管理的目的是让生活更美好。” “这才是人民警察该有的样子!给长白县点赞,希望我们这也能学学,别老是撵得鸡飞狗跳的。” “听说这事儿在长白县已经坚持好几年了,不是作秀是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每个月到点儿,交警就准时来‘上岗’守护,这种把好事办长久的劲儿,真难得。” “看得心里暖呼呼的,以前摆摊最怕城管来了跑不及,现在有警察给站岗,这安全感,杠杠的!这就叫‘管理’变‘服务’,思路一变,效果立现。” “前段时间去旅游亲眼见到了,夜市上苞米5块钱3个,土豆10块钱一袋,价格实在,东西新鲜,警车就在旁边,买东西特别安心,这种体验绝对给当地旅游加分!” “没想到‘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能被一辆警车、一段封堵的路演绎得这么生动,警灯闪烁,守护的不是冰冷的秩序,而是热腾腾的生活。” “好政策关键在落实和坚持,希望能推广开来,并且建立起长效保障机制,让这份温暖能持续下去,别只是个别地方的‘网红景点’。” 您所在的家乡或者您去过的地方,有没有类似这种既有人情味又有实效的创新管理案例?是设置了特色的夜市街区,还是对流动商贩有别的暖心管理办法?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吉林长白县,火到人民日报!”10月8日报道,男子去长白县旅游,看到路边有很多菜
力量华哥
2025-10-10 13:58:18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