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带鱼卖爆了,京东却在悄悄改农田,他们图啥? 2025年京东农特产节,直播间

能工智人 2025-10-10 15:38:55

舟山带鱼卖爆了,京东却在悄悄改农田,他们图啥? 2025年京东农特产节,直播间里一条一米四的舟山带鱼,引来二十多万人盯着看,香格里拉的松茸,三十年的老山参,也跟着卖火了,大家以为是平台在搞促销,其实背后是京东这十年悄悄做的事,他们没喊口号,没打广告,就是一点一点把农民的地,物流的路,市场的规矩,全重新弄了一遍。 京东从2014年就开始做农业,不是一时兴起,先解决货怎么运出去的问题,让农产品能送到城里人家里,再帮五常大米、会理石榴这些地方特产立标准、保质量、打品牌,到2025年6月,直接推出优质农产品基地计划,打算一年内建一百个基地,覆盖一百万亩地,投进四十多亿,这不是单纯卖货,是在搭一套新的农业系统。 很多人不知道,京东在田里做的事挺不一样,他们跟农户签合同,答应按比市场高一点的价格收货,农民不用愁卖不掉,产品直接进京东的云仓,省了中间转运的环节,物流成本降了差不多一成,品控抓得紧,农药不能有,土壤每年检测重金属,合格率接近百分之九十九点八,合作的只选有规模、靠得住的合作社或企业,从根上把风险筛掉,农民的收入不光是卖货的钱,还有土地租金、打工工资和产业链分红,一户人家一年能赚十万上下,比全国平均高出两三成。 传统农业里,农民能拿到的钱不到总利润的百分之十五,中间每多一道环节,价格就涨一截,最后大头都让流通商拿走了,京东不靠抬价赚钱,自己少赚一点,把配送员的社保扛下来,逼得中间人不能再乱加价,谁该拿多少,不是人说了算,是系统算的。 有人拿拼多多和阿里比,拼多多靠流量把便宜菜送到农村,阿里在小区门口送菜,京东不一样,他们把供应链当产业做,投的是仓库、标准、合同、系统,农业农村部2024年才提全产业链,京东已经悄悄跑通了一百个样板,没人喊口号,地里的变化却实实在在。 到2025年6月,京东基地打算签下一百多万户农民,全年帮农民多赚一千亿,每户平均多拿几万块,消费者花得少,农民挣得多,平台也稳稳有收益,这场农业的变化没锣鼓没横幅,就藏在每笔订单里,藏在每份合同里,藏在每块被重新种过的地里,你吃的那条带鱼,可能就来自一个被京东从头改过的渔村。

0 阅读:26

猜你喜欢

能工智人

能工智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