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72年,23岁的女干部李玉枝嫁给了一级伤残战斗英雄,新婚不久后,她竟然拿布条把自己和英雄绑在了一起,这背后的真相不禁令人泪流满面。 (参考资料:2019-03-05 新华网——英雄的妻子亦英雄——记模范军嫂李玉枝) 在麦贤得和李玉枝家的书房里,挂着这样一副题词:“无私无畏,永葆英雄本色;品德高尚,堪称模范军嫂”,前半句写的是战斗英雄麦贤得,后半句赞的是他的妻子李玉枝。 但这副字其实只说对了一半,李玉枝所做的,远不止是“模范军嫂”四个字能概括的,她用一生,为自己的英雄丈夫构筑了三重坚固的守护。 第一重守护,是对一副伤痕累累躯体的精密看护,麦贤得在海战中脑部遭受重创,外伤性癫痫就像一颗埋在身体里的定时炸弹,李玉枝的守护,不是简单的端茶送水,而是一场长达半个世纪、充满科学精神的战斗。 深夜里,她用一根绳子将两人的手系在一起,任何一丝不易察觉的抽搐都能在第一时间将她惊醒。 她更像个严谨的研究员,每天雷打不动地记录下丈夫的身体状况和情绪波动,本子上密密麻麻全是数据。 为了更懂丈夫的病,她硬是把自己逼成了半个药理和护理专家。她发现书画能让丈夫的情绪变得平稳,就引导他拿起画笔。 这套结合了物理预警、数据追踪、知识武装和艺术疗愈的系统,创造了一个奇迹——近三十年,那可怕的癫痫再也没有发作过。 家庭,是她的第二个战场,战争后遗症让麦贤得的性情变得简单直接,情绪也容易激动,他曾因一时烦躁,将儿子心爱的舰船模型摔得粉碎,这是这个家庭随时可能爆发冲突的缩影,面对这种潜在的危机,李玉枝成了一座桥梁。 她耐心地向孩子们“翻译”父亲的行为,告诉他们爸爸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他脑子里的伤让他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另一头,她又温柔地教丈夫如何控制情绪,如何表达爱。 她会巧妙地创造机会,让丈夫给孩子送去新买的学习用品,用一个个小小的举动,重新连接起父子间的情感,邻居们都说,二十多年,从没听见这夫妻俩吵过一句嘴。 如今每逢春节,二十多口人欢聚一堂,这就是她情感守护最好的证明。 李玉枝的守护,从未被家门所局限,她将这份责任延伸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当社会上偶尔出现诋毁英雄的声音时,她没有去争辩,而是用自己坚定不移的守护作为最有力的回应,她内心只有一个信念:我的丈夫是真正的英雄,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他。 她常说,丈夫的命是党和国家给的,一定要回报社会,这种朴素的感恩,化为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他们就开始为甘肃定西的贫困地区和“希望工程”捐款,2012年,当看到丈夫的母校饶平县汫北小学连个图书馆都没有时,夫妇俩拿出退休金,为孩子们买来桌椅和图书,还带动了更多人捐资助学。 退休后,她更忙了,她带着丈夫走进校园、军营,向年轻一代讲述过去的战斗故事,她还开设了“玉枝咨询室”,用自己的经验去帮助和开导那些同样为生活烦恼的军嫂们,从守护一个人,到服务一个群体,她的爱在不断升华。 回头再看那副题词,李玉枝不仅以高尚的品德诠释了“模范军嫂”,更用她的智慧与行动,让“永葆英雄本色”这句话的荣光,从麦贤得一个人,照亮了整个家庭,也温暖了更广阔的社会。 人们都说,她的笑容灿烂得像一朵“英雄花”,那是因为,她的生命因这场深刻而全面的守护,绽放出了同样璀璨的光芒。
[太阳]1972年,23岁的女干部李玉枝嫁给了一级伤残战斗英雄,新婚不久后,她竟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10-10 19:10:44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