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俄罗斯国防部宣布 2025年10月11日,俄罗斯国防部突然宣布:过去一周内,俄军对乌克兰军工企业、铁路和港口发动6次集群打击,其防空系统更宣称击落1719架乌军无人机,创下单周拦截纪录新高。 同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反称,俄军在顿涅茨克战略要地波克罗夫斯克(俄称“红军城”)以北的多布罗皮利亚方向发起解围攻势,试图营救被困部队,但被乌军“成功挫败并实施有效打击”。 争议点在于双方战报的巨大反差:俄方强调系统性摧毁乌战争潜力,乌方则突出局部战术胜利。而深层矛盾直指战场真相的模糊性——俄军近期发动70万兵力全面进攻。 宣称已夺取5000平方公里土地,但每平方公里竟需付出250人伤亡的惨烈代价;乌军虽以无人机消耗战反击,仅2025年上半年已损失超2.7万架无人机,却仍难阻战线后撤。 更残酷的是,这场消耗战正演变为“绞肉机”:2024年双方伤亡超百万,若按当前强度争夺乌东剩余2万平方公里土地,预估死伤或达500万。而西方军援困局加剧危机——美国军工产能不足,连导弹增产计划都受挫;德国虽解除援乌武器射程限制,却未提供真正可纵深打击俄腹地的远程导弹。 历史性讽刺在于:土耳其外长费丹刚在莫斯科斡旋和谈,俄方甚至声称准备和平协议备忘录,但战场硝烟未散。双方一边谈判桌上握手,一边将更多青年填入战壕。当泽连斯基誓言“进一步军事行动”,普京下令“无条件实现目标”,和平曙光终被炮火吞没,唯余血染的僵局。 对此,各位读者朋友怎么看,欢迎评论区讨论
果然被我猜中了,10月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乌克兰成功联
【7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