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左宗棠从梦中醒来,发现慈禧太后赏赐的黄马褂不见了,急得团团乱转。知道

炎左吖吖 2025-10-11 11:52:46

1864年,左宗棠从梦中醒来,发现慈禧太后赏赐的黄马褂不见了,急得团团乱转。知道是谁偷了以后,不仅没怪对方,反而非常感激。 北京城里,左宗棠睡醒后坐在床上看着旁边空荡荡的衣架,额角青筋直跳。 昨夜还端正挂着的那件黄马褂,此刻却什么都没了。 他蹲在地上,手指蹭过衣架上的灰尘。 那是他亲手挂的位置,铜钩还闪着光,可赏赐自慈禧太后的“御赐黄马褂”,就这么人间蒸发了。 他着急忙慌的下令,让侍卫们举着蜡烛满府搜查。 可是,搜了一大圈,发现金银珠宝分毫未动,唯独这件象征无上荣耀的官服不翼而飞。 左宗棠急得直搓手:“这贼人放着满屋财物不拿,偏偷黄马褂?莫不是成心消遣我?” 要懂这黄马褂的分量,得先看左宗棠这一年干了啥。 1864年3月,杭州城破。 左宗棠率湘军围困太平军残部三月有余,断其粮道、轰其城墙,终于一举收复这座东南重镇。 太平天国在江浙的最后据点没了,清廷上下一片欢腾。 慈禧太后召他进京那天,左宗棠穿着旧官服,骑马走在午门前的石板路上。 他心里清楚,这一仗赢了,不仅是军事胜利,杭州一失,太平军再难北渡长江,清廷的半壁江山算是稳住了。 召见时,皇帝好声好气的宽慰他:“左卿辛苦了。” 随即,又命人捧来黄马褂:“这衣裳,你穿了,也算替朕守了东南。” 黄马褂在清朝,是“御赐”的顶级荣耀。 单层缎面绣着金龙,领口缀着东珠,只有立下不世之功的重臣才能得。 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时得过,李鸿章办洋务有功也得过,但左宗棠这件,是真刀真枪从战场上拼来的。 他回府后,把黄马褂供在床头,睡前总要摸两把:“这是咱替大清守的江山,得好好守着。” 然而谁也没想到,偷黄马褂的,是大学士解宝贵。 解宝贵在早朝时,见左宗棠只顾着自己回话,连个眼神都没分给自己。 他心里憋屈:“我好歹是文渊阁大学士,他一个武将,仗着军功就这么目中无人?” 回到家,解宝贵越想越气,跟拜把兄弟解奇吐槽:“左宗棠那厮,眼里只有军功,哪有咱们读书人的体面?” 解奇是江湖上有名的“飞贼”,轻功了得,还会使迷魂香。 他拍着胸脯:“兄长放心,我今晚就去把黄马褂偷回来,让您出这口气。” 当夜,解奇就十分义气的翻进左府。 他知道左府守卫森严,先甩出百炼飞爪勾住墙头,再用迷魂香迷倒两个巡逻的护院。 摸到左宗棠卧室时,见黄马褂端正挂在衣架上,他裹了就走,全程没惊动半个人。 解宝贵拿到黄马褂,乐了半宿。 可转念一想:“我要是真留着,万一被查出来,就是同僚相残的罪名。” 他连夜写信,信纸上是四句诗:“山高水长路路通,众人相助多捷径。收复国土左帅力,长治久安文化解。” 落款“将相和”。又让解奇天亮时送回左府。 左宗棠拆信时,手还在抖。 他盯着“将相和”三个字,突然想起战国时廉颇蔺相如的故事。 如今,自己仗着军功傲慢,不就是现代版的“廉颇”?解宝贵这是在敲打他啊! 他穿上黄马褂,亲自去解府致谢。 解宝贵慌忙迎出来:“左大人这是折煞我了!” 左宗棠拱手:“是我孟浪了,该多向解兄讨教。” 两人相视一笑,多年的隔阂就此消了。 这件事,也成了左宗棠一生的转折点。 后来他调任陕甘总督,平定西北回乱,又率军西征新疆,收复阿古柏割据的国土,办船政局、建海军学校,推动洋务运动。 从前那个直率得近乎莽撞的武将,学会了“藏锋”。 再也不居功自傲,而是开始学会与文官合作。 1881年,新疆建省,左宗棠在奏折里写:“新疆稳,则大清稳。” 这是他用二十年征战换来的觉悟。 而这一切的起点,不过是一件黄马褂的得失。 1885年,左宗棠病逝福州。 朝廷追赠太傅,谥文襄。 他的一生,从“收复杭州”到“经营西北”,从“傲慢武夫”到“国之柱石”,全因那件黄马褂的提醒。 ”功劳再大,也要低头看路,本事再强,也要留三分余地。“ 如今再看这段往事,黄马褂早成了文物,可左宗棠的觉醒,还在给后人提着醒。 做人,最难得的不是“争口气”,是“懂得低头”,最珍贵的不是“赢一时”,是“走得远”。 左宗棠穿着黄马褂走进解府,笑着说“解兄指教”。 这一笑,笑没了官场的戾气,笑出了“将相和”的智慧,也笑出了一个更成熟的左宗棠。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左宗棠是得罪慈禧被赶出军机处的吗?)

0 阅读:68

猜你喜欢

炎左吖吖

炎左吖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