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国演义》和看《三国志》有什么区别?沈巍说,区别在这里:在这个战争发生之前,

中年慕星 2025-10-11 12:27:39

看《三国演义》和看《三国志》有什么区别?沈巍说,区别在这里:在这个战争发生之前,夏侯渊收到过一封曹操给他写的信,在《三国演义》里面这封信,我觉得看的人一般情况下好像没有特别让你觉得能够震动你的地方,但是看《三国志》不一样,因为在《三国志》引述曹操写的这封信当中的一句一直让我今天都觉得对我们都有一点借鉴意义的。 沈巍说,曹操在信中写了“为将当有怯懦时”因为我们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勇敢、大无畏,从来都没有任何人提倡你要怯懦。像夏侯渊这样的已经是大权在握的,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曹操却告诉他为将当有怯懦时。假如我在20多年前,可能会觉得曹操有一点小题大做了,放在今天,当我经历了半百人生,尤其最近网络上的,现实世界的各种各样的风风雨雨,陷入了种种的困局,让我再次的意识到了这句话的经典性和指导意义。 为什么我今天耿耿于怀,好像觉得如鲠在喉,我觉得一定要与大家分享一下:因为我们所有的心灵鸡汤,所有的所谓的成功学,告诉我们的都是说不要怕,你想咋样就咋样,但是我们的先人们却是这么说的,说“为将当有怯懦时”,我觉得对我们大家多有启发,就好像有人一直在问我,老沈你怎么好长时间没有开播了,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因为我现在没有办法克制我自己,或者说让我能够勇敢,做不到,因为我一直是觉得自己处在一种怯懦的时候。虽然说上苍给了我这么一个在这个平台传播文化的机会,但是正因为是传播文化这几个字,我觉得有一种怯懦,每次开播之前,我就觉得有深深的怯懦感,有种惶恐。我相信大多数的朋友都知道定军山这个故事,也都知道黄忠和夏侯渊两者之间最后的胜负的结果,但是看过电视剧的人,我相信一定没有想过,或者说知道在他战争之前的这一句为将当有怯懦时,那么假如夏侯渊深刻的领悟了曹操的这个思想,那么他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我们都知道夏侯渊的失败一大半是因为狂、飘、骄傲了,此时的“为将当有怯懦时”确确实实有启发作用,因为我觉得我们最近耳闻目睹的一些事件,当事人的身败名裂,当事人的结局的惨,多是因为他们没有觉得自己是需要有一些怯懦的时候,而是他们总认为自己是网红,是明星,是大人物,我怎么可能怯懦呢? 沈巍之言,如一记警钟敲响在浮躁时代。曹操“为将当有怯懦时”的箴言,撕破了“勇敢至上”的单一叙事,揭示出真正的智慧往往藏于敬畏与自省之中。夏侯渊的败亡,恰是因狂妄遮蔽了理性;而今人追逐流量时的膨胀,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定军山”?怯懦非懦弱,而是对自我局限的清醒认知,对未知风险的审慎预判。沈巍在镜头前的惶恐,恰是文化传播者对责任的敬畏。当社会鼓吹“无畏”时,或许我们更需要这种“怯懦哲学”——它让人在功成名就时保持清醒,在众星捧月中守住底线,方能避开身败名裂的深渊。

0 阅读:60
中年慕星

中年慕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