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达姆绞刑时刻:身子在抽搐、挣扎,周围观刑者高喊多吊3分钟 说起萨达姆,他不是个简单的暴君,他是个枭雄。你不能否认,他执政早期,确实把伊拉克搞得风生水起。手里攥着石油和淡水这两样中东最宝贵的东西,伊拉克当时是真的富。老百姓能免费看病,孩子能免费上学,日子过得有奔头。那时候的萨达姆,声望和威信都到了顶峰。如果他能一直安分守己,对内发展经济,对外跟邻居和睦相处,伊拉克可能真就此腾飞了。 可历史没有如果。他选择了另一条路,一条充满鲜血和暴力的独裁之路。他用武力推行自己的意志,对反对者毫不留情。哈拉布贾村的化学武器事件,杀害自己的两个女婿,这些都让他从一个民族英雄变成了全民公敌。 所以,当2003年美军攻进巴格达,萨达姆被从地洞里揪出来的时候,很多人觉得,这下终于解脱了。 那个黎明前的刑场画面永远定格在历史中。萨达姆穿着黑色大衣站在绞刑架下,脖颈套着绳索时还在诵读经文。当活板门打开瞬间,他瘦弱的身躯猛烈抽搐,观刑人群中爆发出"再吊三分钟"的嘶吼。这哪里是庄严的司法审判,分明成了仇恨的狂欢盛宴。 哈拉布贾的惨状至今令人窒息。1988年3月,萨达姆下令对库尔德村庄使用化学武器。五分钟内,5000名平民在痛苦中死去。幸存者回忆,死者保持着保护亲人的姿势,母亲们至死紧抱着婴儿。这些画面比任何文字都更能说明独裁者的本质。 两伊战争期间,他让整整一代年轻人葬身沙场。八年战争夺去百万生命,许多新兵只受过两周训练就被送上战场。那些原本该握笔的手握起了枪,青春在硝烟中化为灰烬。 独裁者总以为自己能永远掌控一切。萨达姆至死都不明白,为什么曾经夹道欢迎的民众,最终会亲手推倒他的雕像。他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权力让他迷失在自我神话里。 如今的伊拉克人在反思:用绞刑结束独裁统治,真的带来美好未来了吗?数据显示,萨达姆倒台后的混乱导致65万伊拉克人丧生。教派冲突、恐怖袭击、经济凋敝,这些都不是人们当初期盼的。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每个独裁者倒台时,民众的狂欢背后都藏着深深创伤。绞索能结束生命,却终结不了仇恨。真正需要打破的,是那个制造悲剧的制度牢笼。 萨达姆的地洞生涯颇具象征意义。这个曾经住在黄金宫殿里的人,最后蜷缩在阴暗土洞里。权力如流沙,抓得越紧,陷得越深。他至死都带着那本《阿拉伯复兴梦》,可惜梦早碎了。 观刑者的狂欢令人深思。以暴制暴真的能带来正义吗?当复仇的呐喊淹没理性,我们与暴政的区别又在哪里?文明社会应当超越"以眼还眼"的原始正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诺贝尔和平奖爆冷!你绝对想不到,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结果一出炉就炸了锅,特朗普
【160评论】【13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