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女子家中负债累累,整日被催债的折磨。同学余某让她和当地人结婚拿彩礼还债

糖果小丸子 2025-10-11 14:29:38

安徽芜湖,女子家中负债累累,整日被催债的折磨。同学余某让她和当地人结婚拿彩礼还债,余某介绍了刘某,两人见面重点谈彩礼,刘某愿给220000元的彩礼,但需签结婚承诺书。女子收钱后还了债,相处二个月后因没共同话题女子悔婚,刘某要求退还220000元的彩礼遭到女子的拒绝,双方争执后报了警。 据悉,和女士的日子过得一团糟,催款的短信每天一条接着一条,老家父母的电话也频繁被打,让她整日愁眉不展,做什么都提不起劲。 这天,许久未联系的同学余某突然找上门,和女士心里纳闷,不知道余某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余某看着和女士憔悴的模样,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出了一个可以快速还债的主意,余某建议和女士找个当地人结婚,这样就能拿到彩礼来还债。 和女士一听,这主意听起来太不靠谱了,婚姻本应是神圣的,怎么能当成还债的手段呢? 可一想到老家那堆等着还的债务,想到父母因为债务而每天担心,她答应了余某的提议。 余某办事倒也利索,很快就给和女士介绍了男子刘某,两人第一次见面,气氛有些尴尬。 他们没有探讨结婚后的生活细节,重点全在彩礼上,刘某上下打量着和女士,觉得她还算周正,性格看起来也好,对她也挺满意。 刘某愿意按照当地的习俗,给和女士22万彩礼,不过有个前提,那就是要签结婚承诺书,准备领证。 和女士一听,这22万对于她来说,简直太及时了,她都没登记,就收了钱,然后把钱打给了老家的父母还了债。 然而,相处不到两个月,和女士就后悔了,她发现自己和刘某根本就没有共同话题,每次聊天都像是在完成任务,每天闷得让人窒息。 而且,当初自己是因为钱才和刘某在一起的,现在每次看到刘某,心里都觉得别扭,仿佛自己是个为了钱而出卖感情的人。 终于,和女士向刘某提出了悔婚,刘某倒也爽快,没有过多地纠缠,只是说退婚可以,但得把22万彩礼还回来。 和女士一听,顿时就急了,这钱都还债了,哪还有那么多钱呢? 她无奈地告诉刘某,钱都还债了,现在就只剩13万,爱要不要。 刘某觉得自己好心好意给了彩礼,现在却落得个人财两空,他觉得和女士怎么能这样说话不算数呢?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实在争执不下的两人都报了警。 民警来到后,先是把两人分开,分别了解情况。和女士向民警诉说了自己的无奈,说自己也是被债务逼得没办法,才会做出这样的事。 刘某说自己为了结婚,付出了这么多,现在却竹篮打水一场空,钱没了,人也没留住。 民警听完两人的诉说后告诉和女士,收彩礼是奔着结婚去的,现在悔婚,按规矩就得退彩礼,不能让人家刘某吃亏。 也劝刘某要大事化小,给和女士个缓冲的时间,毕竟和女士也不是故意要骗他的钱,只是家里情况特殊。 那么,以法律角度,该如何看这件事呢? 1,和女士为了还债,听从余某建议,以结婚为手段获取刘某22万彩礼,这种行为,本身就存在明显的问题。 从民法角度,婚姻是男女双方基于自愿、平等、互爱等原则建立的特殊人身关系。 和女士与刘某见面重点谈彩礼,签订结婚承诺书也是以获取彩礼为目的,并非基于真实的婚姻意愿和感情基础。 根据《民法典》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和女士这种行为虽不完全等同于买卖婚姻,但有借婚姻索取财物之嫌,她这种以结婚为幌子获取彩礼用于还债的行为,违背了婚姻的初衷。 2,刘某愿意给22万彩礼,是基于与和女士结婚的目的。当和女士悔婚时,刘某要求退还彩礼是合理合法的。 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应当予以支持。 和女士与刘某虽签订了结婚承诺书但未登记结婚,所以,刘某要求退还彩礼符合法律规定。 最终,在民警的协调下,和女士向亲戚朋友四处凑钱凑齐了22万。 最后,和女士一次性把22万还给了刘某,双方签了协议,互不追究。 刘某看到事情得到了解决,心里很是感激,还特意做了一面锦旗送给了民警。 婚姻本应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怎么能成为谋取财物的手段呢? 如果大家都把婚姻当成交易,那将会变成什么样呢?您怎么看呢?

0 阅读:21
糖果小丸子

糖果小丸子

迪士尼在逃保洁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