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帮出了个白眼狼! 沙特阿拉伯宣布了,10月9日,沙特阿拉伯外贸总局一纸公告,矛头直指中国商品——对原产于中国的饮料易拉罐铝盖正式立案反倾销,直白点说,正是红牛、可乐、气泡水最常用的小尺寸盖! 沙特那边给出的说法倒挺“规矩”,说是他们国内的铝盖生产商提了申请,觉得中国的产品卖得太便宜,把本地市场搅得没法做了。 沙特还拿自己2022年出台的贸易救济法律当依据,说这么做是为了保护本土工业,而且符合国际上的规矩,比如WTO里关于反倾销的约定。简单说就是:“你家东西太便宜,逼得我家厂子活不下去,我得管管。”这种理由在国际贸易里其实挺常见,不少国家都用过,说是“正当防卫”,保护自己人。 可能有人会纳闷,中国跟沙特关系不是挺好的吗?咱们帮了他们那么多忙,怎么说翻脸就翻脸?这话可没说错,这些年中国对沙特的帮衬真是实打实的。就说能源上,中国是沙特石油最大的买家之一,沙特的石油运到中国,咱们给的价格公道,付款也及时,帮他们稳稳保住了收入来源。 基建方面更不用说,沙特想建现代化的城市和产业园,中国企业带着技术和工人过去,帮他们盖厂房、修道路,连他们引以为傲的未来城项目,都有中国公司的身影。更关键的是外交上,之前沙特和伊朗闹得不可开交,还是中国从中撮合,让两国重新建交,这可是给沙特解决了个大麻烦,在中东地区挣足了面子。 那既然帮了这么多,沙特为啥还要在铝盖上动刀子?这里面首先是自家产业的小算盘。沙特本地也有生产易拉罐铝盖的厂子,但中国的铝盖质量不错,价格还实在,运到沙特后,当地商家自然愿意买。时间一长,沙特本土的铝盖厂订单就少了,利润也薄了,他们肯定着急,就找政府告状,要求“管一管”。 沙特政府得护着自己的企业,毕竟这些厂子关系到当地人的饭碗,所以就顺水推舟启动了反倾销调查,这其实是很多国家都会走的“保护自家生意”的路子。 而且,这事儿跟国际贸易里的“老规矩”也有关系。现在不少国家都怕外国便宜货冲击自己的市场,纷纷用反倾销这种办法设门槛,不光是沙特,欧美国家对中国的钢材、纺织品也干过类似的事。 沙特这次的操作,也是跟着这套“规矩”来的,他们觉得只要按法律程序走,就算是合理的,不算跟中国撕破脸。而且沙特之前对中国的纺织品也搞过反倾销,收了好几年的高税,说明这对他们来说就是常规操作,不是专门针对中国的恶意行为。 还有个绕不开的因素是地缘政治的小考量。沙特跟美国的关系一直挺复杂,现在美国那边政治局势有变化,沙特可能想提前做些布局,在贸易上表现出“独立判断”,或者是给美国递个信号。但这可不是说沙特就倒向美国了,毕竟在能源、基建这些大生意上,中国对沙特来说太重要了,他们犯不着因为一个小小的铝盖跟中国彻底闹僵。 这么一看,说沙特是“白眼狼”其实有点冤枉。咱们得搞清楚,国家之间的关系就像邻里相处,平时互相帮忙是情分,但涉及到自家的小生意、小利益,该计较还是会计较。中国和沙特在石油、基建这些大方向上的合作没变,那些都是几百上千亿的大项目,比铝盖的生意重要多了。就像两家人平时互相借东西、搭把手,但在菜市场卖菜时碰到了,该讲价还是讲价,不能因为这个就说对方忘恩负义。 其实中国企业也有应对的办法,之前碰到其他国家的反倾销,要么跟对方商量调整价格,要么改进产品工艺,提高附加值,照样能保住市场。而且沙特的调查才刚立案,后面还有协商的余地,说不定最后能找到双方都满意的办法。 说到底,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铁板一块”,也没有凭空的“翻脸无情”,都是利益在背后摆着。沙特搞反倾销是为了护着自家的小产业,中国帮沙特是为了双方的大合作,这俩事儿并不矛盾。 真要说“白眼狼”,那得是人家拿了你的好处,转头就在关键问题上捅你一刀,可沙特这事儿,顶多算是贸易往来中的一点小摩擦,犯不着上升到“忘恩负义”的地步。咱们还是得看大方向,那些实实在在的合作还在,这比啥都重要。
中国帮出了个白眼狼! 沙特阿拉伯宣布了,10月9日,沙特阿拉伯外贸总局一纸公
史之必然
2025-10-11 15:12: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