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质协议两大细节:以军控制加沙53%,哈马斯缴械后将全部撤军。谁都没有想到,以色列攻击卡塔尔招致全世界谴责竟然会成为停火协议签订的前置最后时刻。不可否认,特朗普的下场叫停的确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但让人纳闷不已的是,以色列好像并不是特别吃亏的一方,充其量也就是身上多了许多口水而已。 而对于以色列来说,只要能够捞到好处,管他是否“洪水滔天”,当停火协议凸显突如其来时,也许真正的秘密就藏在协议条款当中,特别是细节部分。 据媒体报道,以色列政府已于本月10日凌晨批准了加沙停火协议,以媒随后公开了协议文本,所有内容都清晰可见。 内容显示以色列将和哈马斯正式停火,与此同时,以色列和哈马斯都将立刻着手释放被扣押的人质工作。 除去互相释放被扣押人员以及进行人质交换外,以色列和哈马斯要确保立即开始全面向加沙地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救济措施工作。 在协议的第四部分则清晰写着,以色列国防军将撤至随附地图X所商定的线路且只要哈马斯全面履行协议,以色列国防军就不会返回已撤出的地区。 暂且不论以色列和哈马斯会不会在履行当中出现矛盾纷争,仅仅只看停火协议的内容就不难发现,停火协议既是人质交换协议又是势力范围重新划分的契约书。 其中势力范围重新划分指的是协议的第四部分,根据该部分,以色列将控制加沙地带的53%疆域面积,只要哈马斯全部缴械完毕,就可以重新控制以前的管领区域。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哈马斯好像也没有输得彻底,因为以色列愿意交还哈马斯享有的实际管领力的大片疆域土地。 但情况真的如同表面上看到的那般,以色列和哈马斯在握手言和之下都没有元气大伤吗? 答案并非如此,别的不说,单单是哈马斯早早被曝出来的包括哈尼亚、辛瓦尔在内的已经死去的几个重要领导人就是无可估量的惨痛代价。 而以色列这边不管是总理还是国防长都活得好好的,其次正如新民晚报所指出的那般:第一阶段协议在未来执行上仍存极大变数。 这是因为停火协议的出台来自于以色列和哈马斯双方高度存在的双向奔赴的共同意愿,以色列则不必多言了,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哈马斯则是在战争中损失惨重。 从这一角度出发来看,双方都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正是在承压的情形下,双方才有议和空间和前提。 但人质交换后,以色列会不会趁机赶尽杀绝仍不好说,毕竟以色列对于哈马斯的敌意可谓是深入骨髓,已经到了必须要刮骨才能疗伤痊愈的程度。 像内塔尼亚胡还曾在不久前公然发声表态“决心完全消灭哈马斯”,但没过多久,双方就握手言和,谁都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在逢场作戏和上演假途灭虢的戏码。 至于哈马斯这边则也有很深顾虑,例如以色列并未完全撤出加沙地带,仍然实控超出一半的疆域面积。 还比如以色列履行约定,实控53%加沙地带的基础前提是哈马斯全面履约,其中的霸道之风已然完全显现了出来。 像以色列这样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立场态度,不管怎么看都不像是真心实意有意真正停火。 言而总之,现在的哈马斯和以色列之所以选择了握手言和,共同按下暂停键,不过是形势所迫,仇恨不会那么轻易就全然消弭。 更为重要的是协议最后表示将由美国等诸多国家代表组成的工作组,负责持续追踪,这一点确实难以实施。 一方面是牵涉国家数量太多,扯皮推诿恐将难以避免;另一方面则是势力派系并不完全平衡,有失公平。 一言以蔽之,表面上看哈马斯好像赢得了喘息机会,可以体面结束战争,就此进入休养生息准备下一阶段战争的备战阶段,可实际情况却是哈马斯处在了事实上的不利一方。 答案很简单,人质放走后,哈马斯手里便再无可要挟以色列的实质性把柄,与此同时,控制的疆域面积(加沙地带)也得到了大幅缩减,在自身遭受严重损失的情形下,惨胜都算不上。 何况发不发动打击报复的权力可谓是完全掌握在了以色列手中,哈马斯如果不想完全撤出加沙地带,未来必须要牢牢处于以色列的绝对监视之下。 但撤走了又什么都没了,多年苦心经营堪称白费,从这一角度出发而言,以色列在疆域和人质问题上对哈马斯的手拿把掐其实是在变相逼迫哈马斯主动选择离开,这就是真正的大杀招。 参考资料: 最新!以色列政府批准加沙停火协议,以媒公布停火协议文本,共6部分内容!美称将派遣约200名士兵监督执行情况|每日经济新闻 加沙停火协议生效 离真正和平有多远|新民晚报
人质协议两大细节:以军控制加沙53%,哈马斯缴械后将全部撤军。谁都没有想到,以色
友绿聊历史
2025-10-11 16:51: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