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英现在肯定做梦都要笑醒了。 不是因为宗馥莉已经不是娃哈哈集团董事长。 也不是因为宗馥莉打官司输了,得力下属还被带走了。 宗馥莉悄然卸任娃哈哈董事长一个多月后,这家国民饮料巨头的权力版图,正悄然重构。而杜建英的名字,再次浮出水面。有人说她“笑到最后”,但更多人开始意识到——这根本不是谁赢谁输的问题,而是一场关于“娃哈哈到底属于谁”的深刻博弈。 据两位曾在公司任职多年的老员工透露,宗馥莉与杜建英在公开场合几乎“零同框”。无论大会小会,两人从不同时出现。这种“错峰露面”的默契,已持续多年。一位前高管调侃:“这不是企业会议,是宫斗剧现场。” 2025年9月12日,宗馥莉正式退出董事长职位,但消息被“压”到10月10日才曝光。虽不再担任法人代表,她仍持有娃哈哈29.4%的股份,稳坐第二大股东之位。这意味着,她依然能在重大决策中“一票否决”。 目前股权结构堪称“三方角力”: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持股46%,掌握主导权;宗馥莉占29.4%;员工持股平台持有24.6%。政府资本、家族力量与集体利益交织,谁也无法完全掌控局面。有网友点评:“这不是公司,是微型政坛。” 而杜建英这边,也并非高枕无忧。她名下的浙江兴合实业投资集团近期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金额超3000万元。她关联企业多达60家,其中8家已注销。资本链条的波动,或许暗示她在资源整合上正面临挑战。 据内部消息,杜建英对宗馥莉的改革早有微词。她认为娃哈哈是“集体打下的江山”,不能由一人主导变革。尤其不满的是产销体系调整——部分老厂关停、经销商洗牌、员工合同转签,虽提升了效率,却引发基层震荡,不少老员工直言“寒心”。 更引争议的是,宗馥莉力推的新品牌“娃小宗”无糖茶,今年5月首次出现在娃哈哈官方公众号,但商标注册方却是她个人控股的宏胜集团。这一操作,立刻引发质疑:这是娃哈哈的新品,还是“宗总私品”? 一位河南经销商坦言:“我们签的是娃哈哈的合同,现在推宏胜的牌子,心里不舒服。”也有网友犀利指出:“品牌可以创新,但不能‘偷梁换柱’。消费者认的是娃哈哈三个字,不是某个人的IP。” 杜建英则坚持,重大股权变更必须公开招标,程序透明才能服众。她代表的,是一种更保守、更集体化的治理逻辑。而宗馥莉的路径,更像是“强人改革”——效率优先,打破惯性,但也容易被贴上“家族化”“私有化”的标签。 娃哈哈的困局,本质是传统民族企业的转型之痛。它诞生于集体所有制,成长于宗庆后的个人威望之下,如今却要面对现代企业治理的挑战。宗馥莉想推动市场化、品牌年轻化,方向没错,但操盘方式过于集中,容易引发“公私边界模糊”的质疑。 而杜建英的“守成”,虽保住了稳定,却可能错失变革窗口。毕竟,今天的饮料市场,早已不是靠一瓶AD钙就能通吃的年代。元气森林、农夫山泉、茶颜悦色,个个都在抢滩年轻人群。娃哈哈若再不真正激活机制,恐怕连“情怀牌”都打不动了。 更值得警惕的是,当企业内斗成为常态,最先流失的不是人才,而是消费者的信任。产品线老化、创新乏力、渠道僵化——这些问题不会因为换了个董事长就自动解决。 老帅已去,航向未定。娃哈哈的未来,不在于谁坐在主位上,而在于能否建立起真正透明、专业、可持续的治理体系。 否则,再多的“娃小宗”,也救不回一个迷失方向的老品牌。 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杜建英现在肯定做梦都要笑醒了。 不是因为宗馥莉已经不是娃哈哈集团董事长。 也
好学百灵鸟
2025-10-11 17:10: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