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手力度非常大!外媒意识到事态严重了!在我们宣告对稀土技术进行管制之后,德媒感到

凡之谈世界 2025-10-12 12:09:47

出手力度非常大!外媒意识到事态严重了!在我们宣告对稀土技术进行管制之后,德媒感到事态非常的严重!10月9日,德国之声刊文表示,中国这一次稀土技术管制力度非常的大。而这其中两个方面,将会给美国等国家构成非常大的麻烦。 这哪是简单的技术出口管一管,简直是把稀土全产业链的 “技术命门” 给攥紧了。从稀土刚挖出来的开采技术,到冶炼分离成可用材料,再到做成钕铁硼这些关键磁材,连废旧稀土回收利用的技术都算在内,全被纳入了管制范围。 更狠的是,不光技术本身不能随便出口,连生产线的装配、调试、维护这些配套技术也卡得死死的,甚至那些设计图纸、工艺参数、仿真数据之类的技术资料,想往外流都得先拿许可。 以前不少国家还能打着 “买半成品加工” 的主意,现在这条路基本被堵死了。哪怕你出口的不是直接管制的技术,只要明知道对方是用来搞稀土相关的生产,照样得申请许可。 连在国内给外国机构或者个人提供相关技术都得报备,这管控密度,说是全方位无死角都不为过。 美国这会儿估计最闹心。他们自己不是没有稀土矿,可问题出在技术上,分离提纯那套核心本事一直没跟上,80% 的稀土半成品还得拉到中国来加工,本土唯一的芒廷帕斯稀土矿,挖出来的原料至今还得千里迢迢运到中国深加工。 现在技术管制一落地,等于直接断了他们自建完整产业链的可能 —— 就算有矿,没技术也只能看着矿石发愁。 之前 4 月份只是限制几种重稀土出口,洛克希德・马丁的 F-35 生产线就卡了壳,每架战机要用的镝元素断供,订单直接延期;特斯拉的电动车电机离不开钕铁硼磁体,原料紧张逼得生产线放慢速度。 现在更彻底,连能自己生产的技术都拿不到,那些依赖稀土的高端制造产业,比如更先进的六代机、新能源汽车电池、精密制导系统,全都得受波及。 要知道,美国规划的 F-47 六代机,需要的稀土量比 F-35 还多,没有技术支撑,这条生产线能不能开起来都成问题。 他们不是没找过替代方案,之前炒得挺热的海藻提取技术,看着挺新鲜,可成本根本降不下来。 中国陆地开采提炼一公斤稀土氧化物成本才 30 到 50 美元,美国用海藻提取得花 50 到 80 美元,还只是小规模试点,想量产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深海采矿更别提了,技术难度大不说,污染还严重,167 个国家联名反对,早就被搁置了。 更关键的是,稀土加工的精度可不是随便就能追上来的。中国能把稀土纯度做到 99.999%,这水平全球没几个地方能达到,而高端制造恰恰就卡着这个精度门槛。 没有这手艺,就算凑齐了原料,也造不出合格的高端元器件。现在技术一管制,等于把这个最核心的 “手艺” 给藏起来了,想抄作业都没地方找范本。 外媒这回是真看懂了,这管制不是临时起意的小动作,是把稀土产业的主动权彻底攥在了手里。 以前总有人觉得中国只是靠资源储量,现在才明白,真正的底气是全链条的技术掌控力。那些平时喊着 “摆脱依赖” 的国家,这会儿才发现自己离了中国的技术支持,连稀土的边都摸不着。 德国之声特意点出的那两个麻烦,说白了就是技术链条的全面封锁,和对自主供应链的彻底打击。 没有技术,矿就是废石头;没有自主生产能力,高端制造就是空中楼阁。这可不是加征点关税那么简单,是直接戳中了全球高端产业的软肋。 现在外界终于反应过来,中国这步棋下得有多稳。不是靠卖资源赚快钱,而是把技术当成核心筹码,什么时候出、出多少,全看自己的节奏。 那些以前想靠着低价买资源、高价卖成品的国家,这回算是碰到硬茬了。技术这东西,不是靠钱就能马上砸出来的,等他们真搞出点眉目,不知道又是多少年以后的事了。 外媒这会儿喊 “事态严重”,其实是终于看清了现实 —— 在稀土这个战略资源上,中国早就不是单纯的供应方,而是掌握规则的主导者。这力度,确实够他们好好消化一阵子了。

0 阅读:75
凡之谈世界

凡之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