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第一个直播卖糕点的曲艺演员,但他是唯一一个,用卖糕点的钱,把父亲留下的剧场

星海拾贝人 2025-10-12 13:42:59

他不是第一个直播卖糕点的曲艺演员,但他是唯一一个,用卖糕点的钱,把父亲留下的剧场买回来的人。 2024年初,网上骂他“堕落”的人很多。 说相声的不去撂地儿,跑去直播间吆喝桂顺斋的酥皮点心,是不是忘了自己是谁? 没人知道他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和糕点师傅一起核对生产批次,凌晨五点开播,一边讲贯口一边掰开枣泥酥,说“这层皮,是当年我爹在台上说《报菜名》时,台下那碗热茶的温度”。 一年后,他卖了三车糕点,纳税417万,还清了2980万的剧场债务。 那栋红桥区西关北街的老房子,2003年被银行收走,2025年6月,产权证上终于又写了他的名字。 没人逼他降价。 但他坚持80元一张票,学生票40块,得拿证件换。 不卖茶水套餐,不接广告,不搞“互动抽奖”。 他说:“曲艺不是直播间的赠品,是有人愿意为它掏钱,才活得下去。 ” 剧场重新开张那天,前排坐着白发老人,后排是举着手机拍短视频的年轻人。 有人拍了三分钟,发出去带张晨曲艺的水印,后台直接涨了两万粉。 政府没拦,反而给了模板——允许传播,但不准全程直播。 因为怕人看了视频,就不来现场了。 可奇怪的是,票反而更难买了。10月13号那场,开票半小时售罄,二次放票时间定在12号中午12点,系统一开,300张票,8秒抢光。 天津文旅局没喊“传承”,但悄悄把他的模式写进了2026年的计划:再推五个这样的剧场,补贴装修,减免房租,让桂顺斋、耳朵眼、十八街麻花一起进联盟,统一质检、统一发货。 没人再骂他“堕落”了。 曾经骂得最狠的那批人,现在蹲在剧场门口,排队买他卖的桃酥,说“吃一口,像回到了小时候”。 他没说一句大道理。 只是把一块糕点,卖成了文化;把一张票,守成了尊严。 当城市忙着建新地标时,有人用卖糕点的钱,把老剧场的砖一块块捡了回来。 而那些坐在台下,举着手机拍短视频的年轻人,正在用他们的方式,把曲艺,重新带进这个时代。

0 阅读:31
星海拾贝人

星海拾贝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