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灭掉准噶尔,屠尽男丁灭族,对当时的世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很多人误以为准噶尔是

霁雾阙任 2025-10-12 14:55:35

乾隆灭掉准噶尔,屠尽男丁灭族,对当时的世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很多人误以为准噶尔是一个部落,实则不然,它其实是一个中亚地区的庞大帝国,他与清朝的恩怨素来已久,时至乾隆上位,他面对的就是这个与清朝缠斗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庞然大物。     一提到乾隆平定准噶尔,很多人以为那就是清朝打了个草原部落,顺手把西北收回来。     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乾隆那一仗灭掉的,不是小部落,而是一个横跨中亚的大帝国,疆域有四百多万平方公里,从今天的新疆一直到哈萨克草原、西伯利亚南缘,全是它的地盘。     当时它在中亚的地位,相当于草原上的“强权”,连沙俄都得忌惮三分。     准噶尔的统治者是蒙古族的卫拉特人,不是那种散漫的部落联盟,而是一个有中央政权、有财政、有军队的国家。     巅峰时期的准噶尔汗国,人口五六百万,不仅有蒙古人,还有哈萨克、塔塔尔、维吾尔等族群。     它早早就不靠放牧吃饭了,开始搞农耕、修城堡,还从欧洲商人那学了火枪和大炮的制造技术。     它的骑兵不光马术好,还有火器配合,战斗力在当时整个亚洲都排得上号。     清朝和准噶尔的恩怨,其实从康熙年间就开始了。     康熙年间,准噶尔大汗噶尔丹为了称霸蒙古,直接越界打进喀尔喀蒙古,还和沙俄勾连。     那时候喀尔喀部族慌了,跑到长城外求清朝庇护。     康熙一看事态严重,亲自带兵西征,三次御驾亲征才把噶尔丹逼到绝路,最后噶尔丹自尽。     可这事儿没完。     噶尔丹死后,他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继位,把国家重新整顿得井井有条,还趁清朝放松的时候,派兵打进了西藏,占领拉萨。     康熙派去平叛的清军,全军覆没。     可以说,那时候的准噶尔已经成了清帝国最大的边疆威胁。     雍正上位后,也头疼这事儿。     准噶尔的新首领噶尔丹策零野心勃勃,几次挑衅边境,清军与他打打停停,谁都吃不下谁。     两边最后勉强划界休战,但准噶尔依旧是清朝心头的一根刺。     它一边扩张,一边勾结沙俄、喀尔喀、哈萨克,清廷随时担心西北出大乱子。     到了乾隆十年,机会终于来了。     准噶尔内部爆发权力争斗,几个首领互相厮杀,国力大损。     乾隆一看时机成熟,马上命令大军出击。     清军一路推进,先拿下伊犁,打败首领达瓦齐。     可是,没想到一个叫阿睦尔撒纳的贵族投降后又反叛,把驻守伊犁的清军困在城里,几乎全歼。     乾隆听到消息,彻底怒了,下令“高于车轮者杀无赦”,意思是所有成年男子一律处死,不留后患。     此后的几年,清军全线出击,兵分几路,从天山南北夹击准噶尔。     阿睦尔撒纳一路逃到哈萨克、再逃进俄国境内。     乾隆多次派使臣要求引渡,但俄国一直推拖。     直到乾隆二十三年,俄国人通知说阿睦尔撒纳死了,清朝派人去验尸确认,才算这场持续近七十年的战争真正结束。     准噶尔的灭亡,震动了整个中亚。     曾经被它欺压的哈萨克、布哈拉、浩罕等汗国,纷纷派使臣向清廷表示臣服。     沙俄也意识到,西北再也不是它能随便插手的地方,边界冲突明显减少。     乾隆虽然手段极其残酷,但从结果看,他确实彻底消除了清朝几代人的心病,把西北疆域稳稳地纳入版图。     从那以后,伊犁、新疆、西藏等地才真正成为清朝的稳定边疆。     乾隆还派大臣驻防、修路筑城、设立八旗屯田,让这一大片土地重新归入国家的行政体系。     当然,从后世的角度看,这场战争也极其惨烈。     准噶尔人口锐减,大量部族被屠杀、流散,文化断层几乎一夜之间出现。     但在十八世纪那个“你死我活”的帝国时代,乾隆的选择也符合他维护版图和政权安全的逻辑。       所以说,乾隆灭的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真正能与清朝抗衡的帝国。     这场战争改写了中亚的格局,也决定了中国西北的命运。     乾隆的手段或许冷酷,但那一仗,确实打出了帝国的边界。

0 阅读:96

评论列表

一棵树的故事

一棵树的故事

1
2025-10-12 15:16

对于敌人来说,你不消灭他,他就消灭你。

猜你喜欢

霁雾阙任

霁雾阙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