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女子在餐厅里点了一份海鲜粉丝煲之后,本以为一份是 88 元,谁知等餐的一小时里,后厨明明发现食材不对了,却没一个人来吱声,直到她快吃完要结账,店员才慌慌张张跑来说菜上错了,这道该是 358 元。 她可是专门做美食探店的博主,这次就是冲着粉丝发的图片来的,图片里的海鲜粉丝煲看起来料特足,她还特意把图片给店员看,指着菜单 88 元的选项反复问 “确定是这个吧”。 店员当时头点得跟捣蒜似的,一口咬定 “对,就是这款”,她想着有明确确认过,就安心刷手机等菜了,海鲜现做慢点儿也能理解。 菜端上来的时候她没多想,香味儿确实挺诱人,拿起筷子就吃,吃到一半还暗自觉得粉丝推荐得不错,口感挺鲜。 直到店员跑过来道歉,她盯着快见底的砂锅都懵了,上错了?那自己点的 88 元的呢,怎么没人给上? 店员支支吾吾说她吃的是 “升级版”,里面加了更贵的海鲜,所以要补 270 元差价,这话一下就把她惹火了。 店家后来解释说点餐的是新员工,还说店里没活蟹,临时从外卖平台买的,可正规餐饮场所不都该提前备好食材吗,像有的食堂都要求建立固定供货渠道,哪能临时缺料才慌忙采购。 她当场就反驳,新员工没培训好是店家的事,从发现没食材到外购,这中间一个小时怎么没人来问一句要不要换,非要等吃完才说。 后来有人查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里面明确说经营者失误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得承担责任,哪有让消费者买单的道理,找法网之前也解读过类似案例,送错餐消费者误食的,商家无权要额外费用。 有网友说这跟开盲盒似的,吃饭前根本不知道最后要付多少钱,还有人说等一小时说不定是故意的,等顾客吃了再开口,想赖都赖不掉。 她也提到,吃饭时就见邻桌在抱怨上错菜,看来这家店的管理确实乱,不是偶然出错。 其实只要提前沟通一句,哪怕说 “您点的那款做不了,有款贵点的要不要试试”,她都能接受,这种先吃后说的方式太让人反感了。 你遇到过这种商家失误却要消费者担责的情况吗? 信息来源:颍淮新闻 2025-10-9 报道,
上海,一女子在餐厅里点了一份海鲜粉丝煲之后,本以为一份是88元,谁知等餐的一
少胨
2025-10-12 15:39:4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