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决定不再使用美国港口,并向特朗普政府开出罚单,最高税率提升78%,既然特朗普

义气先义 2025-10-12 19:10:44

中国决定不再使用美国港口,并向特朗普政府开出罚单,最高税率提升78%,既然特朗普坚持征收港口费,中方将采取反制措施使其无法获得相关收入,同时强调中国市场并非唯一选择且具有战略灵活性。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扔出一份公告,从10月14号开始,对中国造的船、中国拥有的船或者中国运营的船,进美国港口得交额外费用。起步价是每净吨50美元,后面三年每年加30美元,到2028年最高140美元一吨。光是这个,对一艘10万吨级的集装箱船来说,一趟就得多掏500万美元起步,最高能飙到1400万。这还不算完,对中国造船额外加码,每净吨18美元或者每个集装箱120美元,两头取高的那个。明眼人一看,这政策就是冲着中国航运业去的,想用钱砸出个壁垒,让美国自家那点船厂喘口气。 特朗普这套操作,表面上打着保护美国海运产业的旗号,说中国补贴太多,抢了全球市场份额。数据摆在那儿,美国造船业确实惨,2024年全年就造了不到10艘商船,全球份额才0.13%。工人罢工是家常便饭,报价比中国高一倍,工期还拖8个月。中国呢?同期交付超1000艘,完工量占全球55.7%,新订单74.1%,手持订单63.1%,15年稳坐头把交椅。价格低20%,还标配岸电和LNG双燃料系统,绿色船订单占78.5%。特朗普想靠行政命令逆转这差距,想法是好的,但现实骨感。政策一出,航运公司就炸锅了,预计对中国船东的成本冲击达30亿美元。像Cosco和OOCL这样的巨头,2026年光这笔就得花21亿刀。 更气人的是,这收费有双标味儿。中国运营的船全额交,欧美公司用中国造船只优惠一大半。USTR的文件里写得清清楚楚,运营商负责缴费,海关不帮忙,船没交钱证明就别想进港。10月14号生效那天,美国东海岸港口估计得冷清不少。中国船厂已经开始调整,订单转向“一带一路”沿线,欧洲和亚洲线路热起来。地中海航运直接加了12艘中国船订单,马士基把20艘新船调去北欧-亚太,达飞在马赛设中转仓靠中欧班列补位,MSC干脆拆美国专线走墨西哥接驳。绕点路,成本比交那“入门费”低多了。 中国这边没坐着等。9月29号,国务院签发修订的《国际海运条例》,新增反歧视条款,直指谁卡中国船就双倍奉还。从10月14号起,对美国船进中国港口征收特殊费用,起步400元人民币每净吨,约合56美元,2026年4月17号升到640元,涨幅正好78%。这不光是收费,还能禁止或限制美国船进某些港口,甚至对美国航运公司列“不可靠实体清单”。中方明确表态,不会让特朗普的收费计划捞到预期收入,中国船直接不碰美国港口了。洛杉矶港这样的地方,本来靠中国船带来的货吞吐量过半,现在拖船闲着,货架空置率两月内破30%。美国超市亚洲货缺货,通胀数据直线上升,选情模型都得重算。 这反制不是乱来,而是有底气的。中国航运业全球90%的商船要么中国造要么中国修,美国一刀切,先伤自己。特朗普想帮美国船厂续命,可美国旗船全球市占率不到3%,计划22年内冲15%,听起来像天方夜谭。LNG船这块,中国掌握核心技术,美国连模具都得靠韩日,报价高30%,纳税人买单。海关执行还乱套,界定“中国控股船”标准没定,表格没做好就上马,只能先放行后追费,狼狈劲儿十足。中国强调,市场不是美国独家,我们有战略灵活性,转向欧洲、拉美、非洲,订单稳稳的。双循环格局下,抗风险能力强,反制工具箱里出口管制、反规避调查全齐活儿。 话说回来,这场争端本质上是产业实力对上霸权野心。美国造船能力是中国1/232,却想用命令改市场规律,注定自食苦果。中国船东们早用脚投票,追加订单,优化线路,生意照做不误。特朗普坚持推进,USTR公告里没提中国警告,联邦公报也没细说海关怎么操作。航运巨头们算账算得飞起,Cosco暴露最多,但他们有办法吸收,通过提箱租费转嫁。CMA CGM这样的法国公司,直接reroute舰队避开美国,关税波动下贸易展望虽乱,但需求反弹还在。 长远看,美国港口依赖中国货,撤了之后供应链断裂,能源政策也砸手里。特朗普承诺全球能源主导,可新关税让LNG船进不来,中国转向加拿大买气,美国出口商哭晕。国会那边有两党支持的法案,建海事安全信托基金,用收费钱复兴船厂,但执行起来黄花菜都凉了。中国船厂订单不减反增,上海港LNG加注船中标,2027年交付,绿色燃料能力全球顶尖。特朗普这波,暴露了美国制造业的软肋,补贴再多也追不上效率。 中方这手牌打得稳,罚单开出,税率78%涨幅精准卡位,让美国收费计划成空谈。中国市场大,但不是唯一,我们有选择,转身就走,战略空间宽广。全球航运多元化是大势,欧洲港口捡便宜,美国自个儿玩儿去。特朗普政府这政策,短期震慑,长期反弹,纳税人多掏腰包,产业差距拉大。说白了,硬实力决定话语权,中国航运这块儿,稳。

0 阅读:2
义气先义

义气先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