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与特朗普签下“历史性协议”后,越南不到四天就对中国出手,征重税、设关卡、查产业链,配合美国重构供应链,精准封堵中国转口贸易!一纸协议,中越正面博弈全面引爆。 在华盛顿的夏日午后,一纸协议悄然落地,握手声回荡会堂,却如棋局落子,搅动亚洲经贸风云。越南的下一步动作来得迅猛,边境关卡的铁闸拉起,税单如箭射向中国产品。这场博弈的硝烟,究竟将如何重塑供应链的版图?读者不妨细思,隐藏在关税背后的链条断裂,会否引发更大风暴? 说起这事儿,得从今年7月2日那场美越贸易协议说起。特朗普政府一上台,就推“互惠关税”那一套,瞄准贸易逆差大的国家下手。越南作为制造业转移的热门地儿,自然成了重点。协议一签,美国对越南纺织品和农产品降低了壁垒,越南出口到美国的货统一收20%关税,但要是涉嫌从中国转口的,税率直接翻倍到40%。 这明摆着就是冲着中国企业通过越南中转避税的路子去的。越南那边呢,出口到美国占他们总出口近三成,2024年贸易额就破千亿美元,丢不起这个市场。 美国还许诺多投基础设施钱,越南掂量掂量,觉得短期让步能换长远好处,就点头了。 协议刚落地四天,7月6日,越南贸易部就发公告,对中国热轧钢板卷征收反倾销税,税率23.10%到27.83%,一征就是五年。 这钢材是中国对越出口的大头,占进口钢材的很大份额。越南说是保护本土钢企,但谁都看得出,这是接上美越协议的转口条款,直接堵中国货借道越南进美国的通道。热轧钢是制造业基础材料,越南工厂离不开中国货,这税一加,原材料成本准得涨,本土企业短期吃亏,但他们图的是保住美国市场那块大蛋糕。 不止加税,越南还赶紧动起来,加强产业链检查。海关和执法队开始严查转口行为,重点盯电子元件、纺织原料这些关键品类。边境和公路口设起临时关卡,车辆货物得逐一过筛,核对原产地标签,防止中国产品假贴越南标签蒙混过关。 河内和胡志明市的工业园,巡查队翻账本、抽样检,供应商得出示全套证明。越南政府还计划加码罚则,对贸易欺诈和非法转口零容忍,这都是协议里承诺的配合动作。 这事儿对中国的影响不小。热轧钢出口量本来就稳,中国企业价格优势一下子弱了,利润空间被压缩。东南亚布局也跟着晃荡,原材料供应链延误,工厂生产节奏得调。商务部没闲着,很快启动对越南大米和咖啡的反倾销调查,这两样是越南拳头产品,出口额不低。中国企业利益受损,就得有措施维护,这是原则。 更广看,美国这套关税把戏,本质是单边主义,搞保护墙,扰乱全球贸易秩序。越南夹在中间,表面占主动,其实风险大。制造业对中国原材料依赖重,加税后成本上行,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就降了。美国那20%关税也不是摆设,对越南出口照样是压力山大。 从根上说,美国想通过越南这颗棋子,重塑亚洲供应链,排除中国影响。特朗普上台后,关税政策一波接一波,7月就签了这协议,9月又改执行细则,9月8日起生效。 越南的“竹子外交”本是左右逢源,可在美国高压下,弯了腰。协议里,美国货进越南零关税,越南却得扛双倍转口税,这平衡哪儿去了?越南企业主得算细账,短期讨好美国,长期供应链稳不住,经济增速说不定就滑坡。 中国这边,一直讲互利共赢。面对这种经贸摩擦,我们不搞对抗,而是用事实说话,推动对话解决。商务部调查大米咖啡,就是基于倾销证据,维护公平竞争。企业得抓紧升级产业,多元化出口渠道,别把鸡蛋搁一个篮子。东南亚是自家后院,中越经贸合作基础厚实,经得起风浪。 而这协议一签,中越正面较量就全面点燃。越南配合美国封堵转口,征重税、设关卡、查产业链,一气呵成,精准卡中国脖子。但美国单边关税,终究是饮鸩止渴,全球供应链是大家的事儿,不是谁想重构就重构的。 越南加税后,市场反应快。钢材进口商得重新找源头,本土替代品跟不上,工厂开工率有点松动。美国那边,9月还给了越南45多项关税豁免,但转口罚则更严,40%关税外,还可能额外罚款。 越南政府得想清楚,跟着美国走,能不能真最大化自家利益?历史上,有些国家被美国当枪使,最后落空。中国会继续深化与东盟合作,RCEP框架下,中越贸易额稳增,这才是王道。
果然如中国所料:特朗普要弃车保帅了,美专家称“中国准备50年”近几天的事实告
【162评论】【242点赞】
一日不可无音乐
中国在对越南的咖啡、大米进行调查之外,对其出口美国的商品中严重依赖中国的零部件、原料实施管控,电力输出也减半
鱼才彤 回复 10-13 10:38
好主意。
黄同学
拉闸停电,学美国,能打赢绝不谈判,出兵扫平就是,立威吧!
菱形方块
互利共赢,就是相互扯蛋,看谁扯的紧,扯的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