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皖东战场硝烟未散,罗炳辉率领新四军第五支队刚打完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战

自由的吹海风 2025-10-13 06:34:38

1939年,皖东战场硝烟未散,罗炳辉率领新四军第五支队刚打完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战士们正兴奋地打扫战场,谁知罗炳辉突然脸色大变,猛地将身旁的方毅推开一丈远,自己顺势滚向另一边。 几乎在卧倒的瞬间,炮弹精准砸在方毅刚才站立的位置。 这场惊险遭遇,源于罗炳辉鲜为人知的绝活——听声辨器。他能从风声虫鸣中精准捕捉炮弹破空的细微声响,这个本领在长征时期就救过整支队伍。 1929年是他命运的转折点。当时担任国民党吉安靖卫大队长的罗炳辉,早已看透官场腐败。深夜巡查时,他常对比两支部队:国军军官忙着克扣军饷,红军干部却在给老乡挑水砍柴。 那年秋天,罗炳辉秘密加入共产党。他带领靖卫大队起义时,只对战士们说了一句:“我们要当为人民扛枪的兵。” 在红军中,罗炳辉找到真正的用武之地。他指挥的红九军团被誉为“战略轻骑”,在湘江战役中承担最危险的断后任务。战士们说他打仗有两绝:一是能日行百里,被朱德称为“神行太保”;二是耳朵比雷达还灵。 1935年遵义会议后,红军三渡赤水。罗炳辉率部牵制十倍敌军,他伏地听音,竟从马蹄声判断出敌军炮兵阵地方位,带队端掉对方重火力。 抗战时期,这种能力更显珍贵。有次日军夜袭,罗炳辉在睡梦中惊醒,仅凭脚步声就听出对方分三路包抄,及时调整防线反将日军包围。 他总说:“带兵人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超常敏锐度也透支着他的健康。长期神经高度紧张,导致他患严重高血压,军衣口袋总备着止痛片。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罗炳辉带病指挥枣庄战役。决战前夜,他头痛欲裂仍坚持勘查地形,从炮声间隔听出敌军弹药不足,果断下令总攻。 这场胜仗成为解放军攻占山东的关键,但罗炳辉却倒下了。6月21日,罗炳辉在临沂病逝,临终前还惦记着战场炮声。 1955年授衔时,周恩来提及罗炳辉:“若他在,该授元帅。”但他更在意的,是纪念馆里那份特殊遗物——缴获的日军听力训练手册,扉页有他批注:“辨声知危,乃为苍生。” 【消息源自:《罗炳辉军事文选》2005年解放军出版社】

0 阅读:91

评论列表

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

2025-10-13 06:58

看过讲述他的电影《从奴隶到将军》。

猜你喜欢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