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周五发贴表达对中国的不满,威胁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后,他在周日又发贴来缓和形势,称“不用担心中国,没事的”,“美国想帮助中国,不想伤害它”。 这几个月来,相比特朗普对其他国家的强硬立场,他对中国的态度已经算相当温合了,两国的谈判也取得了早期成果,其中可能有以下原因。首先,中美双方如今都拥有经过验证的“武器”,足以抑制对方的攻击性冲动。中方似乎已有办法促使特朗普TACO。其次,双方都希望提振本国的经济信心。美国经济虽然从数字上看还不错,但各地选民已表现出对市场、通胀、预算赤字、潜在衰退的担忧。再者,双方都希望元首会面来进行直接沟通。特朗普尤其希望达成一项可以在美国内宣传为“促进美国商业机会、遏制芬太尼泛滥”的协议。尽管中美保持稳定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双方都拥有庞大核武库的情况下,但 “升温”趋势恐怕难以持续太久,双方目前之所以保持克制,仅仅因为这符合各自的短期利益。双方都未真正将双边关系视为合作关系,也都不愿采取实质性行动来向对方进行战略安抚。由于在经济关系上的深层分歧、台海及其他热点地区的潜在冲突风险,以及对国际秩序的竞争性愿景,这些根本性矛盾终究只能被暂时掩盖。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使得任何关于美国政策或战略的线性推演都充满风险。也许有一天,中方可能运气不再,也可能过度试图制造“TACO”,而引发特朗普的情绪爆发或政策过度反应,比如特朗普周六的发火。从长远看,美国目前对中国的温和态度,不论出于政策还是政治风向的原因,都可能会逐渐转向强硬。中国也明白,与特朗普达成的任何协议都不是永久的,必须为下一轮紧张关系升级做好准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特朗普今天(10月13日)发文说:“别担心中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中方不希望
【66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