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喊“先轰中国本土”,赌中国不会按下核按钮。这个说法出自美国智库和麻省理工

漫聊小知识 2025-10-13 10:47:15

美国智库喊“先轰中国本土”,赌中国不会按下核按钮。这个说法出自美国智库和麻省理工专家的联合报告,明确提出可以在台海冲突中打击中国沿海目标,赌的是中国为了遵守“不首先使用核武”的承诺,不会真的核反击。 最近美国智库CSIS和麻省理工那帮专家搞出的报告,简直是把战略博弈当成了赌场押注,张嘴就喊"先轰中国本土",还大言不惭说赌中国不敢按核按钮。 这种说法看着像那么回事,实则全是自欺欺人的糊涂账,既没看透中国的核政策底线,也没掂量自己的实力,更忘了战争从来不是计算器上的数字游戏。 首先得戳破他们这套"精明算计"的假象。这份2024年底发布的报告,靠着15轮所谓的变量测试,就敢说美军炸大陆沿海,中国核反击概率低于5%。 他们的算盘打得太响,满脑子都是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觉得只要把打击限定在"常规范围",就能像捏软柿子一样拿捏中国。 可这群专家怕是把核政策当成了死板的教条,根本没读懂中国承诺背后的底气和底线。 中国从1964年有原子弹那天起,就说了不首先用核武器,这是大国担当,不是怕事的表现。 2024年外交部发的工作文件里写得明明白白,我们发展核武器是为了打破核垄断,不是为了欺负人,可这绝不等于挨了打也不还手。 "不首先使用"的前提是别人也别碰核红线,要是美军真敢把炸弹扔到中国本土,还想靠"常规打击"的幌子规避风险,那真是打错了算盘。 再说了,中国的核力量早就不是当年的样子了,现在咱们有公路上跑的、铁路上运的、潜艇里藏的核弹,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打击体系,这可不是摆着看的。 西北内陆500米深的地下核长城,炸弹根本炸不透;094G型核潜艇常年在西太平洋巡航,就像海里的幽灵,就算本土受了打击,照样能发起反击。 这些美国专家在办公室里推演时,怕是故意忽略了这些硬实力,不然怎么敢说"核风险很小"? 更可笑的是,他们觉得炸中国沿海能占便宜,却没算清自己要付出的代价。咱们沿海的防空网早就织得密不透风,红旗导弹从高空到低空都能拦,052D、055驱逐舰在海上还能补防,美军的轰炸机、巡航导弹想来就来? 去年3月台海军演,咱们随便模拟一下,就把美军航母模型逼到了冲绳以东,真打起来他们的航母敢靠近? 还有东风-26导弹,号称"关岛快递",美军在关岛的基地离台海2700公里,正好在射程之内,炸咱们沿海的同时,他们的基地也得挨炸。 美军自己的家底其实早就不够看了,布鲁金斯学会都说了,雷神公司一年才造120枚防空导弹,咱们鹰击-18反舰导弹一年能造300枚,真打起来他们的导弹根本耗不起。24次兵推里,美军17次都损失2艘以上航母,这还是他们自己算的账,真敢动手怕是损失更惨。 经济上美国更没底气。2025年中美贸易额还维持在6800亿美元,咱们手里还有7800亿美元美债,他们对中国加征关税,结果自己CPI涨了4.2%,老百姓买东西都贵了。 真要是炸了沿海的工厂、港口,全球产业链都得断,美国的手机、汽车零件都得缺货,他们付得起这个代价? 最让人不齿的是,这些专家还想拉上盟友垫背,可现实是日本76%的民众反对介入台海,菲律宾宪法明确禁止参与外国战争,谁愿意跟着美国蹚浑水? 他们的推演就是自导自演,把台军士气吹成"死战不退",把美军导弹射程凭空加50%,这种定制剧本的结果能信吗? 别忘了历史教训,1999年炸大使馆,咱们中断了18个月军事交流;2001年南海撞机,咱们立马部署了东风-21D导弹。 中国从来不是任人欺负的软柿子,主权问题上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报告里说核反击审批要2小时,可这2小时里咱们的常规反击早就出去了,等他们反应过来,基地没了、航母伤了,根本不用动核就让他们疼到骨子里。 退一万步说,真要是美军敢碰红线,比如炸北京、西安的核指挥所,或者用战术核武器,那中国的核反击绝不会含糊。 咱们的核弹头2030年就要到千枚规模,"三位一体"的反击力量摆在这里,就算遭受首轮打击也能还手,美国赌得起吗? 这些美国智库和专家,说白了就是为军工复合体骗预算,故意制造紧张气氛好要钱。他们的推演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 台湾是中国的家务事,美军敢把战火烧到大陆本土,就是侵犯中国核心利益,不管是常规反击还是核威慑,咱们有的是办法让他们付出代价。 别以为拿"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就能拿捏中国,这政策是和平承诺,不是投降书。中国不想打核战争,但也绝不怕打核战争,真到了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任何承诺都挡不住保家卫国的决心。 那些赌中国不敢按下核按钮的人,最好摸摸自己的良心,也掂量掂量中国的实力,别等真输了再追悔莫及,这种危险的算计,最终只会引火烧身。

0 阅读:289

评论列表

小心

小心

3
2025-10-13 11:15

只要发现一颗就清空核武库不是你能开玩笑的 宣言 二炮部队早就印在他们骨子里的

猜你喜欢

漫聊小知识

漫聊小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