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籍华人表示“中国人不要太自大,美国之所以去工业化,是因为钢铁,机电,军工,

幕沧小澜 2025-10-13 11:46:24

一位美籍华人表示“中国人不要太自大,美国之所以去工业化,是因为钢铁,机电,军工,这些都是低附加值产业,一旦进入战时,分分钟都可以拉爆中国”。不知道这些美国华人,到底是哪里来的勇气,要知道工业制造不是搭积木,即使能够恢复产业,也很难适应当下的科技发展。 前段时间,美国一些工厂爆出了招童工的消息。不是因为他们觉得孩子便宜好用,而是实在找不到足够的工人。 调查一圈才发现,这已经不是个别工厂的问题,美国制造业在用人方面的困境,比想象中要严重得多。 年轻人宁愿在办公室敲键盘,也不愿意站在生产线上,这种观念在社会上已经根深蒂固。 几十年前。当时美国觉得制造业挣钱慢,金融和科技才是“未来”,于是把很多工厂搬去了国外。工厂关了,机器卖了,工人转行了,原本的技术跟经验也慢慢失了踪。 这不是简单的迁移,而是整条产业链的骨骼都被拆掉了。等到今天,美国觉得依靠别人在生产关键材料不安全,才想把制造业拉回来,可这时候才发现难度不是一点半点。 买设备、建厂房只是最表面的事,真正难的是找回生产链上的人和配套企业。比如稀土,美国过去能生产,现在连完整的工人团队都凑不齐。 相比之下,中国早已把稀土做到产业链闭环,从原料开采到高科技应用全在国内完成,美国要追赶几乎是重新造一个行业。 这还只是一个例子。更麻烦的是,美国整个社会对工厂的态度已经变了。年轻人觉得工厂的活又累又不体面,导致没人愿意进入制造业,哪怕开更高的工资也吸引不到人。 而这种问题,即使再有资金和政策,也很难短时间内解决,因为这是社会观念造成的人才断层。 德国就是典型,他们保留了最重要的机械制造工艺,还建立培训体系来保证技术一代代传下去,所以即使工业环境变了,他们依然能在全球保持竞争力。 美国当年几乎是彻底抛掉了这些东西,如今想再找回来,就像让一棵被砍掉的老树一夜之间长成参天树。 有人依然相信,一旦遇到大战,美国会像二战时期一样突然爆发工业生产力。但时代已经变了,今天的制造业环环紧扣,牵一发就动全身。 没有完整的工人队伍、没有成体系的供应链,再多的资金和机器也很难让一条生产线真正跑起来。过去几十年的工业优势,在技术断代和人才流失中悄悄消失了。 工业不是靠临时动员就能恢复的,它需要的是扎实的根基和长年的积累。这根基是一批稳定且愿意扎根的工人,是不断改进的技术,是完整的上下游配套。 如果这些都没了,再强的国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造出奇迹。美国如今面临的,是一个必须从头开始培育工业土壤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不会轻松,更不会快速。

0 阅读:78

猜你喜欢

幕沧小澜

幕沧小澜

感谢大家的关注